那些坚定“看多中国”的投资者,为什么选择这个品牌?

两周前 , 第15届中国投资年会上 , 黑石的掌门人 , 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苏世民 , 再一次明确表示 , 继续看多中国市场 。
作为管理资产总额达到6488亿美元的金融巨鳄的掌门人 , 苏世民一直是“重仓中国”的坚定理念者 , 在他的影响下 , 黑石的投资触角正在密集深入亚洲、深入中国 , 并逐步将目光锁定各个拥有巨大潜力的投资赛道 。
无独有偶 , 上投摩根基金高管此前在公开场合同样表示:
“做多中国 , 持续地投入中国 , 这是过去两三年或者未来十到二十年 , 甚至一百年我们会坚定持续下去的想法 。 ”
群雄竞逐的资本界 , 这些声音背后所代表的 , 是主流企业中“看多中国”的力量 。
那些坚定“看多中国”的投资者,为什么选择这个品牌?】当我们“看多中国”时 , 我们在看什么?
自2012年的元旦 , 《看多中国》出版以来 , 资本市场关于“看空中国”和“看多中国”的争论一直从未停止 。
这之中 , 2020年中国在抗击新冠疫情方面的卓越表现 , 正在逐步让人们重新审视后者的价值 。
今天 , 受国内外疫情影响 , 中国早已成为全球范围内 , 唯一安全可靠且可持续增长的市场 , 重提“看多中国”的背后 , 我们所关注的已经不再是粗犷的GDP数字 , 而是深藏于这背后的“中国机会” 。
中国市场的机会在哪里?借用福卡智库首席经济学家王德培在《中国经济2021》中的观点 , 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
首先是宏观上 , 市场整体的环境将变得越来越开放、透明 。
近期 , 针对一众互联网企业的反垄断措施的出台 , 已经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
那些坚定“看多中国”的投资者,为什么选择这个品牌?
文章图片
未来 , 国内市场会逐渐完善市场机制 , 鼓励并投资中小企业的发展 , 加大反垄断力度 , 促进市场创新 , 盘活国内消费市场 。
其次是产业结构上 , 政策正在在引导着国内企业往信息化、互联网化、智能化方向上发展 。
最后是市场容量与厚度上 , 据2020年胡润百富报告显示 , 中国600万资产“富裕家庭”数量首次突破500万户;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增至202万户;亿元资产“超高净值家庭”增至13万户 。
庞大的财富 , 孕育了更为旷阔的市场空间 。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 , 过去一年里 , 全球资本纷纷选择抱团重仓中国 , 被媒体称为“史诗级看多”——特斯拉上海工厂投产 , 埃克森美孚、巴斯夫百亿美元项目开工 , 星巴克、沃尔玛加速在中国开店 , 贝莱德、摩根大通不断增持中国资产 。
疾风知劲草 , 世界动荡中 , “看多中国”正在日益成为未来的趋势 。
看多中国 , 不如“做多中国”
春江水暖鸭先知 , 萌动的变革外 , 生长于本土的中国商业力量 , 同样正在迎来蜕变的契机 。
全球资本的看多背后 , 真正能笑到最后的 , 仍然是那些化思想为行动 , 主动“做多中国” , 陪伴市场经济共同成长的力量 。
无论时间流逝 , 沧海桑田 , 只有他们能够嗅吸到时间的玫瑰所绽放出的馨香 。
那些坚定“看多中国”的投资者,为什么选择这个品牌?
文章图片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 , 专注于企业一体化供应链构建的物流品牌——京东物流 , 选择在这一节点IPO上市 , 押注未来 。
公开资料显示 , 预计28日在港交所挂牌的京东物流 , 已于27日结束配售 , 最终发行6.09亿股 , 发行价格为40.36港元/股 , 超购近716倍 , 近140万人参与认购 。
作为近期港市少数首日认购破千亿的新股 , 这一销售火爆程度高居一众品牌前列 , 而在这之外的基石投资者名单里 , 同样不乏软银、淡马锡等看多中国的“坚定拥趸” 。
曾经 , 关于京东物流的这一次IPO , 市场曾经一度有过质疑:
面对被“四通一达”基本成型的行业格局 , 京东物流还能够讲出什么样的新故事?
现在看来 , 这一质疑 , 本质上是对京东物流业务模式的误读 。
那些坚定“看多中国”的投资者,为什么选择这个品牌?
文章图片
不同于快递行业之于经济发展的地位 , 京东物流的身份 , 更多是“参与者” , 而不是“陪跑者” 。
不同于简单意义上的快件运输 , 京东物流为企业所提供的 , 是包括快递、整车及零担运输、最后一公里配送、仓储、技术及其他增值服务(如上门安装和售后服务)在内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 。
换句话说 , 他不是顺丰、通达系等传统第三方物流 , 追求单一环节的效率 , 而是深入经营环节 , 成为企业供应链的有机组成部分 , 寻找全局最优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