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死亡描写:营造悲剧性氛围,让人物形象“活”起来( 三 )


这话说得何等坚决,何等有骨气!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 最后,她果真在贾母死后,自感难逃魔掌,而
“一面哭,一面开了妆匣,取出那年铰的一绺头发,揣在怀里,就在身上解下一条汗巾…套在咽喉,便把脚凳蹬开 。 可怜咽喉气绝,香魂出窍” 。
她宁愿以死殉之,闪现了反抗精神的光辉,使人耳目一新,与鸳鸯的壮举可相媲美的,则是另一个“俏丫鬟”晴雯 。
作为宝玉的“影子”的晴雯,与鸳鸯相比,两人生前性格同中有不同;她不像鸳鸯那样平日十分和顺,而是平日里就具有敢怒敢言所谓“风流灵巧招人怨”的倔强泼辣性格 。 她与宝玉并无私情;只因为模样十分标致,眉眼儿长得像林黛玉,却“枉担了虚名”,被王夫人视为眼中钉骂成狐狸精,以至受尽摧残,含冤得病而死 。
《红楼梦》人物死亡描写:营造悲剧性氛围,让人物形象“活”起来
文章图片
一个鸳鸯,一个晴雯,同敢抗争,同遭惨死 。 但两人的死的前因后果与方式描写却同中有不同:鸳鸯是不愿被贵族老爷纳为小妾而壮烈自尽,殉了主情,死得壮烈,死得干脆!而晴雯则是被贵族妇人所猜疑、所排斥、所打击,愤而难诉贫病交困,受尽折磨而屈死的,死的悲惨,死得凄倇!两者相映对比,相互补充,从而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封建制度下女婢们普遍的悲惨命运,也充分显现出现实生活复杂的画面,再现了生活的全色,体现了丰富多彩的悲剧美 。
三是以反常的手法来写人物之死 。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是一生以泪洗脸的多愁善感的“泪美人” 。 但作者为了突出她的个性特征,深化作品主题与加强艺术感染力,却让她以与“哭”相对立的“笑”来结束其“哭”的一生 。
当黛玉吐血病倒时,贾母安慰她:
“好孩子,你养着罢!不怕的 。 ”
她对此番安慰话语却报之“微微一笑” 。 而当她“病日重一日”,紫鹃等在旁诡言苦劝时,黛玉却只是“微微一笑,也不答言” 。 林黛玉临终前的反常的“笑”却是她内心极度痛苦的折光与对世态炎凉的醒悟 。 这反常的笑,是带泪的笑,正是这样反常的笑,成了她对封建礼教的迫害的无言的抗议与控诉,对封建道德规矩的极端鄙视,从而充分显现了反常手法的独特的艺术妙效 。
此外,对狐狸精一样的女人金桂之死的描写,也是通过反常手法来表现的 。 这个女人,出于嫉妒与报复,处心积虑狠下毒手要药死情敌香菱 。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结果却让宝蟾弄巧成拙把下了毒药的汤调换给金桂自己喝了 。 欲施毒计害人的金桂却“自害自身”了 。 到头来恶人恶报,自食其果 。 这恶妇死得“使人爽”,让人拍手称快 。 这种情节本应按某一趋势发展(毒死香菱),而结果却“反其道而行之使情节意外地往相反的方向发展 , 这正是反常表现手法运用的一个典型范例 。
《红楼梦》人物死亡描写:营造悲剧性氛围,让人物形象“活”起来
文章图片
当然,《红楼梦》中人物“死”的描写的表现手法远不止这么几种,而是多种多样,交错变幻的 。 但不难看出,正是这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的运用,多姿多态地表现了书中数十个人物“死”的具体典型环境与人物性格、个性特点,显示了其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造成了悲剧性的氛围,并为最后的大悲剧结局作了有力可信的交代与铺垫 。
结束语
这种各呈特色具有“同树异枝”之妙的人物之死的描写,并非故意制造的离奇,而是有其坚实的生活依据的,是社会生活、死亡事件本来就具有的 。 因为现实生活中,人物死亡的前因后果及其形态方式、环境氛围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物之死的描写只有运用多种手法,把这种社会生活与死亡事件的波澜层折,才能再现生活的全色 。 作品中人物的“死”的描写,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物形象的“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