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何时开始远洋航海?估计100%的答案会选择明朝 。
《明史·郑和传》中将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 说的甚为详细 。不过 , 这能作为中国首开下西洋的例证吗?当年 , 秦始皇为了寻找长生秘方 , 派徐福东渡求仙访药 。虽然 , 徐福东渡的故事一直存在争议 , 不过却说明了中国很久以前就有了造船术 , 且对于远航也有了一定的认知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唐朝杨良瑶墓的发现 , 给了史学家一个大礼包 。
在发现的神道碑上 , 有如下文字:“以贞元元年(785年)四月......充聘国使于黑衣大食......奉命遂行 , 不畏于远 。”唐德宗在位的第一年 , 杨良瑶就出使了“黑衣大食” 。
黑衣大食 , 这是个什么地方?
阿拉伯帝国的第二个世袭王朝——阿拔斯王朝 , 曾经还打败过唐朝军队 。在鼎盛时期 , 阿拔斯王朝的疆域在东南西北分别和印度、撒哈拉沙漠、摩洛哥和高加索接壤 。此外 , 根据碑文可以看出 , 唐朝廷对杨良瑶的此次出行很是重视 , “受国信、 诏书”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那么 , 杨良瑶使用的是哪种交通工具呢?
对此 , 碑文说了“舍陆登舟” , 杨良瑶先到南海 , 然后 , 改陆路为舟行 。
其实 , 就前后文这几十个文字 , 便说出了当年杨良瑶带着诏书坐船远渡重洋之事 。同时 , 碑文中还记述了杨良瑶途中的一些经历 , 说他“剪髪祭波” , 就是剪下头发祭海神 。这是广东沿海渔民的习俗 , 足见当时大家为了此次航海能够顺利 , 便选择按照沿海的一些做法来行事 。
其实 , 杨良瑶此次出使应该算是比较顺利的 , “往返如期” 。那时 , 大海航行应该是风险极高的 , 这在碑文中也有体现 , 说“他邈尔无惮险之容 , 懔然有必济之色” 。可见 , 杨良瑶丝毫没有畏惧 , 在他的率队下 , 不仅海浪没有那么汹涌 , 连海风都有所收敛 。
最终 , 杨良瑶率众日夜兼程 , 如期完成了使命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虽然 , 这段描述难免有“夸张之词” , 不过 , 却是从一个侧面说出 , 那时航海的危险系数极高 , 不可控的因素太多 。所以 , 普通渔民都会事先拜海神 , 杨良瑶也不例外 。
不过 , 此次杨良瑶的出使并不见于任何文献 , 单从这碑文的内容中只知道他在那一年乘船出使 , 但具体的路线和随行人员以及沿途见闻却没有详细的资料留下 , 这也是蛮遗憾的一件事 。如果杨良瑶的墓不被发现 , 那么 , 这段历史也许真的就无人知晓了 。
不过 , 从同时期的地理学家贾耽的一些记载中 , 大概可以知道杨良瑶的此番前行的路线应是从广州登船后 , 经过如今的新加坡海峡、柬埔寨、印度一带等 , 然后 , 抵达了现在的伊拉克境内 。如果对比来看620年后的郑和下西洋所走的路线 , 很多都是吻合的 。
对此 ,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么认为:在中国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 这条线路就是民间或者官方 , 用来开展贸易和交往的水上线路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大家都知道 , 以前的帝王、大臣的墓道上 , 都会竖一个碑 , 记录着他们的生前事迹 。神道就是墓道的意思 , 所以 , 这块墓道上的碑就被称为“神道碑” 。
- 明朝末年资本主义经济和思想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当时的统治阶级是否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 爪哇杀了明朝170个将士,看郑和如何处理的
- 明朝冤屈事用命考科举,饿死妻子,过继亲儿,还有人为其平反
- 中国历史上的南北之争,被地域黑拖累至死的明朝状元郎
- 郑和下西洋选择从这里出发,成就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巅峰
- 历史上的杨文广:受范仲淹、狄青器重,不是杨宗保之子
- 明朝严苛的宫廷教育
- 穿越回明朝见官怎么称呼?千万别叫“大人”,老百姓得叫“老爷”
- 孔府的红长凳:明朝宰相枯坐两时辰结局悲惨,几百年来只有贪官坐
- “匹夫”在骂人时有微贱之意,其最早在春秋战国之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