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豪:这不可能是李白写的,网友:还以为是酒鬼编的喝酒段子】李白是盛唐中的一朵奇葩(褒义词,原本的意思是指的非常寻常的优秀作品或者人物),他独树一帜,带着侠客的洒脱率性闯入史册。
他以"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拒绝了无数达官贵人的要求,包括唐明皇;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生洒脱,伟岸豪放;他留给着世间的除了数也数不尽的名篇佳作,还有酒入愁肠,啸成三分的剑气,七分的月光。
文章插图
但这个大诗人却有一首诗到现在都还存在争议,那就是《月下独酌.其二》:"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文章插图
这首诗乍眼一看的确没什么文采,倒像是一篇打油诗,也难怪清代文豪查慎行会做出这样的评价:"此种语太庸近,疑非太白作",翻译一下就是:“这不可能是李白写的!”李白写的诗都有一股属于西域骑士的洒脱豪放、剽悍纯粹,而且篇篇都有人生的哲理,而这首诗看似通篇都在阐述大道理,实则空而泛,倒显得有些难以捉摸。
文章插图
现代网友们看到这首诗后也纷纷调侃:"我上我也行";"还以为是酒鬼编的喝酒段子"。那么这首诗真的有那么"不堪"吗?并非如此。
我们仔细一看就能从诗中感受到李白内心的那种孤寂,无处释放的苦闷,当时他官场失意,满腔愁苦无处发泄,只能日日借酒消愁,他自己也懂得大道理,可就是没办法说服自己,就像这首诗一样说理却不明理,以说理的方式来抒情,描绘自己内心无法言语的情怀。
文章插图
这首诗一开篇便向我们描绘了一个宏伟壮阔的场景,这苍茫的大地都离不开酒泉,那我这个小小的凡人爱酒也能说得过去,饮酒者不愧于天地。
接着从人开始说起,清酒为圣人,浊酒如贤才,既然圣贤都喜欢喝酒,那又何必以神仙、天地作为论断,三杯便可通大道,一斗便能合自然,饮酒之事不正是儒家、道家所追求的大道之事?酒中有不可言说的乐趣。
文章插图
从天地到圣贤再到大道,都赞成喝酒,不仅出乎情理,而且有益身体,多喝多醉,于醉酒中寻找人生真谛,这种快乐是不喝酒的人体会不到的。
李白这一生基本没离开过酒,高兴的时候喝酒"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和朋友欢聚的时候喝酒"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离别的时候也要有酒"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酒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无法割舍,不可分离。
文章插图
他借酒消愁,沉醉其中便可不被世事打扰,便看不见那污浊之人,便不用想不痛快之事,李白的仕途并不顺利,他自由刻苦读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青年时的李白同样怀揣着壮志豪情,想有一番作为,但皇帝昏庸只知享受,忠言逆耳,格言不入,刚正不阿的李白还是被革职放还,他恼怒他苦闷,却无可奈何,只能把心思都融于着烈酒中。
不过好在历经磨难的他始终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不然也不会在结尾处留下"勿为醒者传",此刻的他嘴角是带着笑的。
- 清代《萬國來朝》 圖
- 西莉亚·布鲁·约翰逊《怪作家》,谈论西方文豪的写作怪癖
- 名将施琅为何宁弃侯爵而求花翎,浅谈清代花翎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 清代知府到底是什么样的职位 换做现在是什么级别
- 古代那些结账直接放银子的侠客,为何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
- 一位清代县令写的小楷,令人怦然心动,这么好的字如今很难见到了
- 清代幕僚敬重狐仙,得到指点施恩优伶,遭遇大难顺利脱身
- 盛京遗珍大荟萃!来国博看沈阳故宫典藏清代宫廷珍品
- 民国才女林徽因,大文豪鲁迅说她虚伪,钱钟书的讽刺堪称杀人诛心
- 中国十大文豪,苏轼第一无可厚非,鲁迅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