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兵部尚书熊文灿的功过之争( 二 )


明末兵部尚书熊文灿的功过之争
文章插图
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熊文灿故里”摩崖题刻。杨泽仲摄籍贯歧说泸县云锦镇人,入籍永宁以谋科举熊文灿籍贯,也有歧说。1998年,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泸县云锦山下清道光 五年(1825年)摩崖题刻“熊文灿故里”为“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叙永县部分业余文史爱好者认为,万历甲寅,熊文灿“衔命如闽”过永宁,撰《蓬莱桥记》言“便道旋里”;今日叙永城外熊公坡,传说旧为熊文灿公馆;清嘉庆《直隶叙永厅志·选举》、清光绪《叙永永宁厅县合志·选举》均载熊文灿为永宁人。于是他们致信泸州市文物局,要求撤销泸州市人民政府1998年公布泸县云锦山下道光五年摩崖题刻“熊文灿故里”为“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的文件,并宣布熊文灿是永宁(今叙永县)人。此外,《明史》卷二百六十《熊文灿传》:“熊文灿,贵州永宁卫人。”清顺治朝国子监祭酒吴伟业《绥寇纪略》:“熊文灿,黔之泸州人。”清乾隆《广东通志》卷27《职官》:“总督熊文灿,贵州泸江州人。”乾隆《福建通志》卷21《职官·总部》:“巡抚都御史……熊文灿,泸州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年来考求史乘、田野勘查,证诸金石,最后查明熊文灿确是贵州永宁卫军籍的四川泸州(今泸县云锦镇)人。“卫”是明代创置的地方军事行政机关,“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其军皆世籍”。只有官至兵部尚书,才能免除军籍为民。卫所之兵,无事屯田耕种,有事奉调出征。境内民户接受卫所管辖,不归州县。永宁卫隶属贵州,治所设在今泸州市叙永县西城,与设在叙永东城、隶属四川的永宁宣抚司(土司)同城而治,设有卫学。明代贵州科举录取标准比四川低,冒籍其地应试,遂成终南捷径。“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贵州开科(取士)……未尝限其名额。由是四方游食、逋罪生、儒,皆冒永宁籍求试。……至是,御史孙襄请行禁止,部覆报允。”然而冒籍应试并未杜绝,泸州人熊文灿仍因有宗支世居其地而成功入籍永宁卫,入卫学。这一事实,反映在《熊氏族谱》里,就是“寄籍永宁”。《熊氏族谱》记载,熊文灿墓在泸州新溪子(今泸县雅镇新溪村)“薄刀岭,墓门正对瓦窰滩”。这处墓葬,已于2002年由熊氏23世孙熊文材根据当地世代传言并在当地90岁老人杨云相指引下重新找到,地址、地形地貌与《熊氏族谱》所记相合。2009年,泸州市政协文史委主任陈仕林实地勘查,走访当地老人,咸言“熊文灿是新溪子杨家女婿,《杨氏族谱》对此有载。与杨氏夫人合葬于此”。其他文献也证明熊文灿是永宁卫籍泸州人。朱保炯、谢沛霖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熊文灿,贵州永宁卫,明万历 35/3/74(四川泸州)。”按照该书凡例,意即“熊文灿,贵州永宁卫军籍,四川泸州人,明万历三十五年第三甲第七十四名进士。”《万历(二十六年戊戌科)[三十五年丁未科]进士履历便览》:“贵州四人……永宁卫一人,熊文灿,心闻,《诗》二房,庚寅三月十五生,泸州人。丙午乡试二名,会试一百八名,三甲七十四名。”
明末兵部尚书熊文灿的功过之争
文章插图
清乾隆《广东通志》:“熊文灿,贵州泸江州人。”反观《明史》,其说只是孤证。《明史》的底本是万斯同的《明史稿》。万先生布衣寒素,履历闻见制约,搜采难免未遍,考证或有欠周。前人对于《明史》多有订正,仅今中华书局标点本,对于《熊文灿传》就有4条校勘。熊文灿户籍既在永宁“衔命如闽”路过,当然可以在其所撰《蓬莱桥记》里说是“便道旋里”。熊文灿子孙世居泸县云锦而世系不乱,且旧居遗址犹在,我们有理由确认:熊文灿是今泸县云锦镇人,入籍永宁以谋科举,因而是贵州永宁卫军籍的泸州人。来源:华西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