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起了掌,因歇不下来
巴掌往往拍红,在悄然而至的秋风中
诗中流溢出一种对人的个性的赞赏和对生命中美好爱情的讴歌。其实,诗人用人格化的“树”,展现渴慕爱情的心灵在生命的年轮中追寻忠贞的爱情,不去在意时光的秋风“悄然而至”。本诗尽情地抒写灵动飞扬、充满个性的个体,以一种青春的激情歌唱爱情的坚贞和人生的欢畅,给人以积极的引导。
诗人每每从自然物象出发,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美丽关照,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官体验,读去如入画中。又寄托自己的人文情怀和对生活的感悟于山水之间,带给受众理性的思考和积极的引导。可见诗人对绘画美的把握不可不谓纯熟。
文章插图
二、寻味建构之中
胡刚毅先生的诗歌不仅仅停留在物象上对传统山水物象的承袭,更可贵的是他在诗歌建构上突破传统诗歌的呆板的格式,赋予了诗歌现代艺术中的布局之美,形成自成一家的建筑美追求。诗人常采用意象间的置换与组合等手段,避免一味的追求对称或是太不注重布局等文本结构单调的问题,而根据诗歌中诗人情感的流动去谋篇布局,做到文随意动;诗人还创造性地运用逆向思维,一反常规的剖析问题,在意象本身的建构上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对诗歌文本和意象本身的双重构建,胡刚毅先生的诗歌在结构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更加适切了当下受众的接受心理。
诗人最擅长的要属意象间的置换与组合,在诗人的排兵布阵下,一首首韵味悠长的诗跃然纸上。胡刚毅先生的许多诗歌都运用此手法,如《笋》中描写笋在春雨中爆出时诗人写道,“在地下关押了/仿佛一个世纪终于/尖尖的小嘴/噙住一滴春雨。霎时/解了一冬的渴。”读者只要稍加思考,十有八九能猜到诗中写的是春笋。诗人只用了寥寥数语,便将“地”、“小嘴”、“春雨”这几个简单的意象建构起一幅“雨中春笋图”。这憨态可掬的含露笋尖,于是跃然纸上,也恰似给我们读者干渴已久的心解了渴。再看那秋风中绽放的菊:
百花熄灭后,一支手
在秋之尾弹奏什么乐曲?
伸开灵巧的纤纤手指
面对来势汹汹的冬
不动声色攥紧一个拳头
擂响天空之鼙鼓
要把乌云的愁容唤下来
掏出自己的血点燃为一朵火
照亮的岂只是一个季节?
如此的从容淡定,颇有运筹帷幄的大将风范,续写着春夏的歌曲,又坦然面对冬的愁云,菊的形象已然是呼之欲出。继而到最后两句“掏出自己的血点燃为一朵火/照亮的岂只是一个季节?”在前面的积蓄之后,骤然发力,整首诗的气势因之陡增,一句“照亮的岂只是一个季节”,更是将诗歌的内涵加以升华,塑造出人格化的高大的菊的飒爽英姿。作者擅长多组意象间的置换与组合,用排比、对比、递比等句式群,使诗句形成一种内蓄的势,在诗境上逐层推进,更能于结尾处留令人触动的一幕,或是笑,或是悟,亦或是叹,余味不绝。
文章插图
诗人还善于运用“逆向思维”去构建意象本身,即一反常规的创新性思维,使得诗歌充满矛盾与冲突,诗歌主旨恰是在这种冲突中得以鲜明体现。这种意象的构建不像文本结构的布局那么的简单,而是对普通物象的创新性构思,足见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对问题深邃的洞察力和对文字的纯熟驾驭能力。如《象棋》:
帅并不能调兵谴将
车却总是横冲直撞
马走斜路常常得手
兵步步为营、循规蹈矩
却屡屡淹死在梦汉河里
仕象走歪道竟成规则
为的是保卫主帅和江山
至高无上的主帅活得最窝囊
关在小屋里如狮子囚在笼子里
它的生命成了大家共同的负担
胜不是它的功劳,输却是一种解脱?
本诗使用调侃的语句,将象棋中的棋子都塑造成反面形象,形成逐层递进的情感基调。最后,诗人更是立场鲜明地一反保帅论调,说道“至高无上的主帅活得最窝囊/关在小屋里如狮子囚在笼子里/它的生命成了大家共同的负担/胜不是它的功劳,输却是一种解脱?”举手投足之间,便把高高在上的主帅踩在了脚下,成为大家共同的负担。将寄生虫的形象通过我们熟知的象棋主帅来塑造,让读者在惊讶之余也会心一笑。这就是诗人一反惯常论调,创造性地构建意象来深刻展现诗歌主旨。再如《翠鸟》:
- 旅居海外艺术家眼中的故乡:“无论走多远,魂牵梦绕的是草原”
- 新书节选︱“我”眼中的刘京(之七)——杜淼
- 大家知道吗?关于翡翠的故事和一些看法!!
- 女大学生嫁给文盲老农民,父亲小说里的情节,成了女儿真实的生活!
- 古时候青楼里的“行内话”,如今成行业用语,大学生天天挂在嘴边
- 楚汉|《刘邦》:刘邦为何能最终获胜,日本学者眼中刘邦创业成功的真相
- 元朝|成吉思汗在各国人眼中褒贬不一,时至今日元朝至今都是我们的自豪
- 宋江为何视李逵为眼中钉,一旦找到机会,李逵必死无疑
- 洒脱如令狐冲,怎么就成了岳不群林平之的眼中钉肉中刺呢?
- 近代史|国外学生眼中的钱学森:上他的课犹如天书,考22分已经是最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