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大唐为何崇尚剑?( 二 )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大唐为何崇尚剑?
文章插图
大唐是包容的朝代,男女的社会地位较之明清有更大的平等,“先帝十女把钱人,公孙剑起初第一”女性获取更大的社会主动性之后将舞蹈艺术与剑术艺术相结合,将具备盛世气势及舞蹈之美的打过太毒展现的淋漓尽致。到得明清时期,为加强中央皇权,推行“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女性被彻底压迫到极低的社会地位,此外宋朝家国飘零,版图蚕食,对内削弱兵权,对外求和政策,导致武将弱化,佩剑气势相较大唐去之甚远。除了艺人剑舞之外,军营中的剑舞同样兴盛。军队中犒赏三军将士,用战鼓做伴,配之以军号。《剑器词》:“圣朝能用将,破敌速如神。掉剑龙缠臂,开旗火满身”; “今朝重起舞,记得战酣时”……军队的剑舞更多赋予作战的技术及豪迈,为振奋三军将士的雄心壮志,鼓舞士气增添劲头。在文总是起“李白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裴旻身经百战,纵横疆场,王维的诗句道出将军剑术高超,更称赞将士为国杀敌的英雄功绩。剑舞除了艺人、将士之外,唐朝尚剑更多的为文人所推动。朝代发展讲究“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但是盛唐时期的文人星期尚剑之风。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大唐为何崇尚剑?
文章插图
一方面源于道家文化的出世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剑本身的象征意义,君子高洁,铮铮铁骨,志向远大,此外还有文人希望报效国家,一展胸中才华,同仇敌忾的个人情感寄托。诗人写诗是直接用文字战士自己的内心情感,但是佩剑确是多以剑明志,像李白“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诗圣杜甫年少时“拔剑欲与龙虎斗”;曾参“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唐人尚剑更多了一层文人情感寄托及托物言志的精神取向。剑舞艺术离不开道家的剑道并行,道家借助剑施道布法,人们相信道家子弟手中一柄长剑可以通天彻地,降妖除魔。尚剑思想迅速传播,“剑人合一”“剑乐双舞”等概念拔地而起。富有想象力的文人甚至将剑作为自己修行以及生活的陪伴者,认为剑富有灵性,衍生出“剑魂”“剑魄”“剑灵”等意象,将剑作为有生命意义及人格精神的存在。“剑在人在,剑亡人亡”的修炼思想渗透其中。干将莫邪,鱼肠七星等宝剑名称作为自己佩剑独一无二的标志。有的统治者为了练成宝剑,甚至要以生人献祭。宝刀配英雄的思想在宝剑配英雄中同样适用,宝剑象征了权利与等级。中国古代历史中,青龙偃月刀、雌雄双股剑、青釭剑等等富有名气的兵器都归属于一个主人,兵刃也随着历史人物的兴衰留下经久不息的佳话。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大唐为何崇尚剑?
文章插图
像日本武士佩刀,刀的装饰级材质象征着不同的身份地位。西周时期有“虎贲之士说剑”的说法,到春秋时期冶剑技术开始发展,秦汉时期根据剑身长短,剑的规格装饰等衍生出身份地位的佩剑装饰。唐朝时期,剑作为一种象征,虽然上至天子,下至平民均盛行佩剑,但是其中亦有明确的身份权利的表征意义。明清时期,有钦差大臣带着“尚方宝剑”巡视四方,剑斩不法之徒。尚方宝剑,剑锋锐利,冷冽无私,不单单是护身的法器,更是皇帝权威的象征。《杜阳杂编》中记载唐德宗佩戴火精剑的典故:“其国有山,方数百里,出神铁。其山有瘅毒,不可轻为采取。若中国之君有道,神铁则自流炼之为剑,必多灵异。”表述只要中国国君是明君,神铁便会自己形成宝剑,在此宝剑更是明德圣君的象征。唐人尚剑,唐剑多出自名家之手,像流传至今的龙泉宝剑,匠人名作,一剑难求。唐人佩剑则具有悲天悯人的时代气息,潜藏着文人将士为国为家、施展才华的豪情壮志。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大唐为何崇尚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