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证》:全景式地展现战疫进程

【防疫抗疫】
为时代进程注入文学的亮色
《生命之证》:全景式地展现战疫进程
作者:周新民(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教授、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分中心研究员)
在众多反映新冠肺炎疫情的文学作品中,由刘诗伟、蔡家园共同创作的《生命之证》(《中国作家》杂志纪实版2020年第10期),不仅客观记录了2020年寒春之际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过程,也表现了作者对于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种种关系的深入思考。
真实性是这部报告文学最为突出的特征。《生命之证》的素材来源于两位作者亲临一线采写而来。作品从科学的角度观察和分析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重新唤醒了真实性和科学之间的关系,客观地呈现疫情来临时的社会心理。这种基于科学观察与分析的视角,构成《生命之证》对于疫情分析的基石。对于疫情期间出现的种种社会心理状态,两位作者深刻地认识到,是由于“缺乏医学、流行病学、人类学、经济学、相关历史知识与社会管理学等方面的思想资源,无法与疫情现实对话”。随着对疫情认识的进一步加深,两位作者对整个抗疫行动进行了清晰的描述。

 《生命之证》:全景式地展现战疫进程
文章插图
2月12日,医务人员在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前竖起拇指为自己和同伴加油鼓劲。新华社采访人员 肖艺九摄
秉承科学观察与科学分析的理念,《生命之证》表现了全社会对疫情的认识逐步加深的历史过程,同时也表现了抗击疫情的措施、方式日渐步入合理和科学的历史过程。对病毒的认知和对疫情的防控,受到认知能力、检测能力、上报路径、研判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它其实体现了人类社会面对自然时的一个正常反应。从这一点来看,抗疫文学不再是简单的灾难文学,其实是生态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体现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有些描写疫情的作品,一味地强调一些不愿意看到的社会现象,却忽视了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科学认知限制。在认识出现偏差情况下,一些抗疫文学就会把目光聚焦在“灾难”的宣泄和叙述上。这样来处理疫情叙事,显然是有失偏颇的。《生命之证》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回归科学理性,对疫情作出科学评判和叙述。
全景式也是《生命之证》的一个重要关键词。作品对疫情至今的整个过程展开了详细描述,让人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过程有了全方位的认识。在人与病毒搏斗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人类社会与病毒做斗争的波澜壮阔的历史情境。家庭、社区、医院、政府机构等社会组织单元,都充分调动起来了。为了浓墨重彩地描述抗击疫情的社会画卷,《生命之证》将笔触对准抗击疫情的各类人物群像:有在一线奋战的武汉医务人员,有逆向而行的医疗队员,有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和患者等。作品对各类抗击疫情的人物采访,细致呈现了抗疫的复杂性与艰巨性,描绘了武汉战疫的全景图像。
全景式反映社会生活本是中国当代文学重要传统,尤其在反映社会生活真实面貌和社会本质上,有着特别的价值。但是,自从当代文学“向内转”和追求“纯文学”之后,全景式反映社会生活的传统被放逐。而叙事形式、个体精神、内心世界、欲望、身体等成为文学叙事关注的重点。全景式叙事被放逐之后,当代文学也丧失了反映社会真相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功能。所幸新世纪以来,一些小说家在表现中国农村社会变革尤其是精准扶贫上,开始恢复了全景式叙事的基本功能。《生命之证》采取全景式反映社会生活的方式,为展现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历史过程和历史画卷,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生命共同体的建构是《生命之证》最终旨归。这是一部反映生态危机的报告文学。正是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失衡,原本生存于自然界的冠状病毒得以以人为宿主,并具备强大的传播能力。《生命之证》描写了新冠病毒的传播能力,对新冠病毒造成的生命危机,包括因此而造成的医疗挤兑状况,有着比较充分的叙述与描写。当然,《生命之证》描写种种危机的目的蕴含着深刻的反思:要给自然以必要的道德关怀,否则,人类就要为此付出惨重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