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去过美国的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的人,想必一定会见到位于这所世界闻名的图书馆内的一幅巨大照片。一个身着清代朝服的中年人,头戴花翎,面容略显消瘦但又不失文质。在120年前的中国,国体不存,朝纲沦丧。传统的中华文化已经逐渐式微,在西方列强的欺凌之下国人纷纷向西学习强国之道。但是在这个时候却有着一个对于中华文化充满自信并积极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的学者,他便是戈鲲化。戈鲲化,字砚畇。道光十八年生人,祖籍安徽省休宁县。和当时中国绝大数的读书人一样,戈鲲化出生在一个世代耕读相传的家庭中。在父母的悉心培养下戈鲲化很早就通过了乡试与会试,考中了秀才。父母亡故之后,为了谋求生计,戈鲲化没有继续考试,转而选择了入幕。戈鲲化成为了平定太平军的黄开榜将领的幕僚。
文章插图
后来由于其国文底子好,又工书法,一手馆阁体写得极佳,于是又到美国驻上海领事馆、英国驻宁波领事馆任秘书兼中文教师。因其在外交方面的才能得到了朝廷的赏识,后来戈鲲化便被得以重用,并准许其捐得一五品官职——宁波候选同知。虽然长期与英美等国的人打交道,但是戈鲲化并没有被西化,相反越是与外国人打交道其心中的那种家国情怀越是表现得强烈。对于当时的国运不济以及国民的意志消沉表示出极大的担忧。戈鲲化着有《人寿堂诗钞》和《人寿集》,这其中就有不少戈鲲化忧国忧民的诗作。1877年,美国商人鼐德致信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W·埃利奥特,建议在哈佛大学内开设研究中国文化的专业,为美国在亚洲的利益以及对待中国的策略研究提供支持。
文章插图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急需一名熟悉中国文化的汉语教师。经多方打听,在美国人杜德维的举荐之下,曾在美国驻上海领事馆任秘书的戈鲲化便成为了不二之选。1879年5月,鼐德在给哈佛校长的书信中这样写道:\"我已物色到一位有官衔的、在学术上很有造诣的中国绅士,他愿意去哈佛担任为期三年的中文教师。他是一位作家,曾在英国驻华领事馆任翻译生多年。\"经哈佛大学校委会的研究决定,特意拨出了8750美元作为特聘中国教师的专项经费。1879年5月26日,戈鲲化收到了来自哈佛大学的聘书,正式成为哈佛大学教授中文以及儒家学术的教师。在其任教期间,哈佛大学每月支付其200美元的薪酬,200美元在那个时候可是一笔不菲的收入,相当于同等职位的美国教师两倍的待遇。
文章插图
1879年7月,戈鲲化一家前往美国,乘坐英国\"格仑菲纳斯\"号游轮开启了其在异国他乡传授中华文化的旅程。为了能够在美国有能够自由地交流以及准确的翻译中国文化的内容,戈鲲化在前往美国的路上便与一行的美国向导学习英语。到美国以后更是夜以继日的学习。没多久戈鲲化就已经可以自由地用英文与别人交流,甚至还可以用英文准确的翻译自己所作的一些律诗。在美国的日子里,戈鲲化一面积极地融入美国社会了解西方文化,一面又保持着中国文人的儒雅。在哈佛任教时,每次走到讲堂之上,戈鲲化都会按照中国学堂的礼仪要求学生们对老师行礼,同时自己也会身着朝服上台教课。前来学习他的课程的学生有专门研究东方文化的学者,也有从事贸易、海关等职业的人员。
文章插图
对于前来听课的美国人,戈鲲化总是细致耐心地向他们讲授中华文化,而不简单地教学生汉语。由于戈鲲化的课程幽默风趣、内涵广博得到了前来听课的学生们的好评。对于日常的授课内容,戈鲲化也做出了一定的调整。例如当时在哈佛所用的汉语教材是由英国人以北京官话作为蓝本编订的《语言自迩集》,而戈鲲化在实际的教学中却使用的是南京方言。因为在戈鲲化看来,南京官话更具有汉文化的语言特点。在戈鲲化的教学中始终坚持着一个理念,就是中华文化在人文内涵上的精深远远超过西方的文化。在向美国的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用儒家文化的仁义精神不断的影响着美国人对于中国的看法。
- 穷秀才出上联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乔,寡妇下联一出,秀才逃了
- 秀才出上联:竹本无心,奈何节外生枝?才女下联成经典,网友佩服
- 才女出对联招亲:“天字出头为我夫”,穷秀才随口说出下联,成功抱得美人归
- 晚清大侠郭云深,临终前在狱中摸索出盖世拳法,如今已被列入非遗
- 晚清首富胡雪岩死前告诫子孙:勿近白虎,你知道“白虎”是什么吗?
- 甲骨文之父王懿荣:晚清书法大家,常被慈禧邀请于画面题字!
- 揭秘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能当什么官,考中难度有多大
- 他是明朝书法家,七岁被选为翰林院秀才,被誉为“一代书宗”
- 郸城:全国名家书画300余幅!晚清遗墨展67幅!
- “秀才”相当于现在啥学历,博士能考上吗?看完感叹:读书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