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解密品茶栊翠庵的诸多玄机,顺便说说瓠瓟斝,点犀盉、绿玉斗( 二 )


原文:贾母接了 , 又问是什么水 , 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 。”
解释:长辈接过书来看又说 , 还千万要注意把背景尤其安排好 , 作者就回答没事 , 我在年份上也做了处理 , 穿越下就是了 。
原文:贾母便吃了半盏 , 便笑着递与刘姥姥 , 说:“你尝尝这个茶 。”刘姥姥接来一口吃尽 , 笑道:“好是好 , 就只淡些 , 再熬浓些更好了 。”
解释:长辈就看了一遍 , 说写得好啊 , 应该让平民百姓也看看 , 百姓翻了一遍 , 评价:有点意思 , 但没有隋唐英雄传那样精彩热闹传吸引人 。
原文:贾母众人都笑起来 。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
解释:反应不错 , 于是作者把抄本发到朋友圈 , 看看反应 。
原文:那妙玉便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 , 二人随他出去 。
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 。只见妙玉让他二人在耳房内 , 宝钗坐在榻上 , 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团上 。妙玉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 , 另泡一壶茶 。
宝玉便走了进来 , 笑道:“偏你们吃梯己茶呢 。”二人都笑道:“你又赶了来茶吃 。这里并没你的 。”
解释:然后又把最知心的几个朋友和共同创作者叫来 , 一起讨论书中的人物修饰 。
原文:妙玉刚要去取杯 , 只见道婆收了上面的茶盏来 。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 , 搁在外头去罢 。宝玉会意 , 知为刘姥姥吃了 , 他嫌脏不要了 。
解释:作品原本是写给文人士大夫私人好友小圈子里看的 , 作者本不想流传 , 但现在老百姓已经看到了 , 自己的另一面也提醒他:其实流传给普通百姓看看也没什么不好 , 他们虽然嫌弃淡了些 , 但还是觉得有意思呢 , 那就讨论下出版的安排吧 。
原文: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 。一个傍边有一耳 , 杯上镌着“瓠瓟斝”三个隶字 , 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顽” , 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 。妙玉便斟了一斝 , 递与宝钗 。
解释:瓠瓟斝(别在意它念什么了!)
斝:是古代中国先民用于温酒的酒器 , 也被用作礼器 , 商汤王打败夏桀之后 , 定为御用的酒杯 , 《诗.大雅.行苇》:“或献或酢 , 洗爵奠斝 。”《说文.斗部》:“斝 , 玉爵也 。夏曰盏 , 殷曰斝 , 周曰爵 。
长这样:
妙玉|解密品茶栊翠庵的诸多玄机,顺便说说瓠瓟斝,点犀盉、绿玉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商代兽面纹斝
说白了 , 斝是酒器 , 更是一种礼器 。
——也就是说 , 作品要搞个精装本 , 这个精装 , 不只是我们现在说的外包装 , 而是说内容要加上些庄严隆重的礼法外衣 。要看起来父慈子孝 , 忠君爱国 , 委屈宝钗去负责负载这些思想 , 否则这书呀 , 是没法流传出去的 。
原文:那一只形似钵而小 , 也有三个垂珠篆字 , 镌着“点犀盉” 。妙玉斟了一与黛玉 。
解释:
盉:是中国古代盛酒器 , 是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 , 用水来调和酒味的浓淡 。明杨慎 《丹铅总录·凤盉》:“ 唐 碑文:‘瓦釜之於黄钟 , 饕鼎之於凤盉 。’
大概长这样:
妙玉|解密品茶栊翠庵的诸多玄机,顺便说说瓠瓟斝,点犀盉、绿玉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盉也是一种酒器 , 但它偏重于调味作用 , 和庄严的斝相比 , 可以说更见灵性风雅 。
——作品穿的外衣太厚 , 会显得没有那么动人 , 普通人就看不懂了 , 还是流露些风骨灵性吧 , 这样心有灵犀的风雅人士就能看懂了 , 黛玉就负载这些思想 。
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 。
斗:本义是一种盛酒的器具 , 又用作计量粮食的工具 。《诗·大雅》:酌以大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