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1955年,傅聪应邀前往波兰华沙参加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在这个五年举行一次的重要赛事中,他最终获得第三名和“玛祖卡”奖,成为首位在国际性钢琴比赛中获奖的中国钢琴家。1955年傅雷写给他的家书中提到的那句“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应该即指此事。1956年,傅聪载誉归来,回到上海,和父母在书房聊天的时候,他说自己有一种特别的感觉——“父亲和儿子真的变成朋友了!他对我说的很多话都会肃然起敬,我讲的音乐上的道理,他觉得已经到了一个水平。对他来说,这不是父亲和儿子的问题,而是学问的问题,在学问面前他是绝对谦虚的……特别是跟我爸爸,简直是促膝长谈啊!谈的是各种各样的题材,音乐的、美术的、哲学的,真是谈不完。”“钢琴诗人”自比肖邦而傅聪受文学家傅雷的影响也颇深,这使得他常常将东方传统文化代入西方的音乐。他曾将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用来形容肖邦;把莫扎特音乐里的赤子心比喻成贾宝玉和孙悟空;又说贝多芬像杜甫,是用音乐在与世俗抗争;而舒伯特最像陶渊明,有返璞归真的追求与理想;而德彪西在傅聪眼里就是“一个中国音乐家”,有一种“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的东方传统美学境界。曾与傅聪有过数次往来的台湾学者符立中说:“傅聪被称作‘钢琴诗人’,一方面西方认为他来自中国,中国是诗的国度;一方面他幼承庭训,以浸淫中国诗词的意境来刻画音符的意境。他对于贝多芬、德彪西、舒伯特等人与中国文化的比拟,其实是源于他认为文化的理解是一门精深的技巧;而艺术的终极点属于全人类,是不分国界的,文化背景只是接触这些艺术的一个过程,但最终表达是可以超脱所谓的文化限制。”接受《时代周刊》访问时,傅聪也曾自比肖邦,说:“肖邦的作品就像我自己一样。波兰文中有一个字zal,意思是流放的乡愁、追悔、心碎与盼望……”这是他离乡背井中最深的体会。1966年,傅雷夫妇自缢身亡,遗书中依然保留“无拖无欠”的本色,一条一条交待后事,第十二条特地提到自己家中借用的宋淇家的家具:“楼上宋家借用之家具,由陈叔陶按单收回。”在英国的傅聪收到父亲最后的赠言:“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文章插图
1979年,兄弟俩终能为父亲送行2001年3月,已逾花甲之年的傅聪在昆明接受采访时,依然深深感念父亲,称:“现在学钢琴的人很多,可是他们并不懂得弹钢琴是一辈子的苦差事……我真是谢天谢地有这样一个爸爸,还有我从小所受的教育,至少文化根底放在那儿,还不至于一下子把自己毁掉了!我生活在欧洲,学的又是西方音乐,长期在那环境中,一天比一天感觉到音乐艺术的高度和深度,我越老越觉得自己的不够,懂得越多越觉得自己是刚刚起步的人。音乐真是一辈子的学问,真是要活到老学到老。我现在真是觉得可惜,深深感到人在这个世界上真是个过客!一下子就过去了!回过头来看看,时间所剩不多了,精力也不如以前了。……时间是无情的,尤其对钢琴家来说。像我这样陪着黑键白键做一辈子奴隶的人,感悟必然要多一些,追求的境界也要高一些,可从生理上来说,总是不如年轻时那样,因而对我来说显得特别困难。”据符立中追忆,那段时间,傅聪刚从手疾中康复:“傅聪初学钢琴,在当时环境下,以七岁半的年纪,其实迟了一点点。但他勤学苦练,导致上个世纪末手疾发作。后来他靠戴手套、针灸和电疗,恢复演奏水平,七十岁以后更常演奏莫扎特、斯卡拉蒂、海顿……我为傅聪手伤痊愈后每天苦练六小时的精神所感动。”
- 周瑜去世时年仅36岁,神仙情侣、貌美如花的妻子小乔流落何处
- 国际文化交流的探路者与实践者吴泽洲去世,他把我国文化艺术精华推向世界舞台
- 徐志摩空难去世,留下神秘“八宝箱”,林徽因为之肝肠寸断
- 王览有孝悌之名,尊敬兄长爱护亲友,去世后子孙终于成为江左大族
- 她是鲁迅发妻,却空守41年,69岁去世时,身边空无一人
- 此人3岁封王,27岁去世,墓内宝贝日本人都惦记,专家估价上亿
- 王朔:我这一生最对不起妻子和女儿,但我去世后财产都归徐静蕾
- 林徽因去世前见徐志摩前妻,只说了18个字,却让对方一生难忘!
- 民国有才情又绝情的女人,母亲去世前想见她一面,她只寄去一百元
- 赵明诚去世时,李清照说他素无分香卖履之意,分香卖履有何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