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记忆”征文|千年走来宣化街|作者:大愚( 二 )


湨梁,是春秋时赵衰当政时期建造的一个宏大水利工程。《水经注》和《尔雅》都对湨梁有明确的记载。《尔雅》上说:“梁莫大于湨梁”。也就是说湨梁是当时中国最大的防洪大堤。有关学者认为,修建湨梁最主要的是扼住济源三山一川的巨大水患,其次是济水的航运功能和集聚财脉的地理风水功能。
这一时期,济源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建造了当时规模宏大的防水大堤,而且成了历史标志性建筑。1998年前后和2008年前后,济源市两次对湨河进行大规模改造和形象提升,挖掘过程中发现河堤和河床之上有大量青石。河床之上青石铺面,河坝之上叠加了一层层青石,青石外围有柱体夯土,现场作业的挖掘机多次开挖异常,被迫停机堪察,发现这些古代土石建筑,中间为石层叠加,呈阶梯状,从下至上斜坡式上升,外围是夯土,河床是由青石铺石,斜坡落差较大。从这些出土的灰层和青石来看,年代久远,而且这类青石大多与济源孔山一线青石相近。挖掘出的大量夯土也与春秋时夯土基本一致,保持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夯土模式。由此可见,济源三河一带的湨水大堤,无疑是春秋时期的遗物。
湨梁工程旧址遗迹即现在济源市的三河交汇处,他的建成,挡住了汹涌的河水,又把几条河流归于一处,形成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一条河流。
一些学者从概念上认定济源之水即为济水。先人们为了美好生活,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之勇气,将济源之水进行人为开挖疏浚,使之为民所用,建设美好家园。大唐之际的温造,在先人开流济水基础之上,疏流潴河龙河,并全面加强济水灌溉即是一项不争的明证。
那么从宣化街南北穿行而过的两条河流,又莫不如此呢?宣化街这块两水环流的美丽息壤之地,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想象与猜想的思想之源。
沉思于脚下的土地,思绪飞过空旷的原野,历史留给我们无数印记。水运,南堰头、北堰头、南水屯、北水屯、西马头、中马头、东马头、西湖、水运庄,这些地名,无不记录着古代浮于济、达于河壮观的水利航运景象。同样,我们能够想象到宣化街这个河间长长的息壤沃土形成的过程和它的漫长历史。
今天,人们无法从历史文献中得知晋国在获得山之南、河之北这块丰饶土地之后,是否在两河之间的息壤之地,也就是今天宣化街的空间有过多少人类活动,但是可以想见两水围城的地方,莫不与军事、战争有着深刻联系。聪明的先人,几乎把所有建筑和生活环境变得更加安全,以防外侵。宣化街南北两条夹峙的河流,理所当然地成为天然的护城河,它是保护宣化一街两行繁荣的坚强纽带,让宣化的乡亲能有无忧之枕。有人将马寨、马庄等地与春秋战国军事设施关联,而两河之间春秋遗迹,更说明早在两千多年以前,这里一定有人的活动,更可能是一个人类聚居的热闹之地而,它是否和今天宣化街一样繁荣,那只有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太空一观它心灵中的风华。
时间推移到了大隋开国,杨坚大帝祀济渎,开启了济水神的历史。也许他原本要在济水之源设县,只是战事不断,区划之事直到十四年后的隋开皇十六年,也就是公元596年,进行了一次全国性区划调整,济源由此设县。从已知的文化现象来看,济源县址应该在今天的南北两水之间,而西关一带的众多汉代以来古墓证明,那一地域曾经是风水宝地,有着无与其比的繁华。那么它是否与最初济源县有着密切关系,就连考古专家和历史学者都难以定论,我们只能是一种猜测而已。
有人猜想宣化街源于隋开皇十六年设县之时,这并非没有可能。有学者论证宣化街是为纪念晋国国君重耳仁义之德而名之,当有一定依据。重耳取南阳之时,有两大历史遗篇,一是“出阳民”,亦称作“阳樊示仁”。二是“伐原示信”。重耳以仁、义、信,教化众民,是史之典范。且《秦穆谥缪论》中说:“夫重耳之贤也,天下知之,又其从者足以相人国。如先立之,必能诛乱公子,去暴大夫,翼德於成周,宣化於汾晋。”宣化之功,可造福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