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遗留下了无数瑰宝,这些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基石,也是我国相比于其他国家极大的文化基础优势。然而在如何有效地继承和发扬这些文化瑰宝方面,专家们向来是各执一词。郑板桥在《新竹》中写道:“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笔者认为,这话非常正确,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不仅要继承,更要努力做到”高于旧竹枝“,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滥用传统文化,要理解其中的含义并根据当下形势而灵活运用,甚至进行革新。
随着中国国力日渐上升,在许多国民大国意识觉醒的背景下,汉服作为汉文化复兴的象征,在近些年来大热,许多喜欢汉文化、喜爱古风或者追逐潮流的人都纷纷穿上了自带几分仙气的汉服。因而也有人提出了要用汉服来代替现在的校服,以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同时顺应现在的服装潮流。这个讨论在网上炸了锅,有不少力挺,比如著名演员陈数就对此表示强烈赞成,但也有许多人直言无法接受。在“美“和”方便“之间,或者说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我们应当选择哪一个呢?
文章插图
在具体讨论之前,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汉服。很多人对汉服有一定的误解,存在望文生义的情况,认为汉服是汉代的服饰,但其实汉服的真正含义是“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的历史上可以追溯到黄帝即位,下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之所以被称为汉服,首先是因为”汉族“的说法就始于汉朝,其次也是因为汉代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冠服体系,以后各个朝代都将继承汉代衣冠列为国家大事,《二十四史》中基本也都有专门的舆服志。
01
冠服制度完善于西周时期,形成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家思想中也有“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的治国理念。值得一提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常年征战,胡服的便捷性被汉服参考采纳,百家学说中也都有着对于服饰的看法,因而衣服的款式空前丰富。此后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相对来说比较一致,变化不是太大,直到唐朝时才开启了法服(也就是礼服)和常服并行的制度。特别是唐代女服中的襦裙,能够衬托出女性身姿的修长,这是审美方面的进步。
文章插图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后,以多尔衮为首的满洲贵族为巩固统治,强令各地民众剃发易服,在攻下江南各省后,这股剃发易服的风潮更是愈演愈烈。当时因为坚持穿汉人服饰和不肯剃发而被捕杀的人不计其数。江南各地人民坚持了数月的斗争,很多地方全民死战,无一投降,有些城池甚至化为死城。如此坚定的抵抗使清政府也做出了一些让步,提出了“十从十不从“,使得服饰中到底保留了一些汉服的特色,只是在满洲集团的多年统治后,这点特色终究也是消亡了。后来的服饰大多是汉服与旗服的混合改良款,传统的民族服饰特色已经很少了。
文章插图
因此,我们现在所说的“汉服”其实是一个非常广阔的范围,可以说,除了元朝和清朝以外历代统一王朝的服饰都是汉服。虽然这些服饰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但每个朝代和每个时期的服饰也有着自己的特色。这就成了汉服作为校服的第一个大问题,要将哪一个朝代和哪一个时期的汉服改作校服呢?全国范围内要统一吗?还是每个省份乃至每个学校、每个年级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与特色呢?统一会造成继承方面的一些问题,但不统一又会引起“好坏“的争议。再加上大多数学生对于汉服形制不够了解,不同种类的汉服汇聚一堂,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攀比。
02
第二个问题是汉服多为宽袍大袖,那么这就产生了汉服作为校服的第二个问题,这样的服装适合现在的孩子吗?现在的小学和中学教育往往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宽大的袖子与长袍既不方便写字画画等,更是不方便进行体育运动。若是年龄较小的学生追逐打闹,汉服的宽大还有着隐含的危险。因此反对者据此认为,传统汉服的式样完全不适用于现在的学校。
- 老祖宗“女人当家,房倒屋塌”,下半句更精华,可惜鲜有人知
- 这首元曲堪称中秋绝唱!堪比苏东坡!却很少有人知道!
- 揭秘三星堆 为何有人称其不属于中华文化
- 明朝冤屈事用命考科举,饿死妻子,过继亲儿,还有人为其平反
- 这2位撑起了半个东晋,一位是奇女子诸太后,另一位鲜有人知!
- 《曾国藩家书》:对人要宽严相济,办大事要有人才备份
- “华佗是印度人”,印度专家再次发声,清华教授认同并提出观点
- 印度和埃及都还存在着,为什么有人说四大文明古国就剩中国了!
- 孝感市图书馆元旦小长假“不打烊”
- 农村俗语“色字头上一把刀”,下半句才最精辟,却鲜有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