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看不懂觉得是病句,看懂才知是神妙之笔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看不懂觉得是病句,看懂才知是神妙之笔
文章插图
1918年4月,鲁迅写出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获得巨大反响;尔后他趁热打铁,于1918年冬天完成了第二部小说的创作,是为《孔乙己》。相较于《狂人日记》单刀直入式的讽刺和呼吁,《孔乙己》则显得文静许多,它是就像平静河面下无畏的暗涌。孔乙己是鲁迅文学作品里的经典形象,凡上过中学者都曾在课本中见过他,凡见过者都被他特立独行的作风深深吸引,凡受吸引者都曾思考过“茴”字的四种写法——《孔乙己》简直太经典了。正因为它经典,正因为它的作者是鲁迅,所以它的一处“病句”才会引起这么大的波澜。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看不懂觉得是病句,看懂才知是神妙之笔
文章插图
在小说的最后,鲁迅写道:“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是时间副词,表示对估计的内容不十分精确;的确是程度副词,表示十分肯定。有意思的是,字典里“的确”的反义词有:好像、貌似、大概、或许,恰恰这几个词都是“大约”的近义词。也就是说,大约与的确是一对反义词,鲁迅在一句话中用一对反义词来修饰“孔乙己死了”这件事,这个错误似乎是板上钉钉了。但从来如此,便对么?显然,在周树人这里,等式并不成立。小解认为,“大约”体现了仅存的理想,而“的确”则是冷酷的现实。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看不懂觉得是病句,看懂才知是神妙之笔
文章插图
首先,我们来看“的确”。孔乙己的确死了,鲁迅之所以如此肯定,是因为他明白,像孔乙己这种与世界格格不入的可怜人,是必死无疑的。他不会被世俗和众人接纳,只会被孤立成一座隔绝于世的孤岛,守着自己读书人的虚妄,迅速消亡。孔乙己隐喻了当时黑暗环境里的两类人。其一是广大受迫害者的小小缩影,在那个年代,你越是孤苦无助,就越受人欺辱:孔乙己无法养活自己,咸亨酒馆的人拿他当笑柄,最后还被打断了腿——没人在乎孔乙己的死活,他的生命由生至死都无人问津,这才是真正的悲凉,这是渗入灵魂的麻木。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看不懂觉得是病句,看懂才知是神妙之笔
文章插图
孔乙己代表的第二类人是那些守旧派。他一事无成,却自命清高,死抓着顽固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信念不放;身份就不是穿长衫的身份,却始终不肯脱下,成了唯一穿长衫还站着喝酒的人。其实,他早就应该脱下长衫,加入短衣帮干活挣钱,但孔乙己的思想已经无法转变,一如愚昧的众人。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不敢反抗、思想迂腐、顽固守旧、不合时宜的孔乙己被淘汰是早晚的事情。所以说,他的死是一种必然。鲁迅预料到了这种结局,所以他才说孔乙己的确死了。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看不懂觉得是病句,看懂才知是神妙之笔
文章插图
现在我们再来看“大约”。鲁迅创作《孔乙己》的目的,一方面是把社会的病症剖析给世人看,一方面是为了拯救如孔乙己般的千千万万的人。鲁迅自然希望孔乙己还活着,还在与命运抗争,“大约”寄存了鲁迅对光明的一丝希望。又或者说,“大约”是鲁迅的推测,他并不十分清楚孔乙己的死活,这一层是现实;但就当时情况来说,孔乙己死是必然,所以他又加了“的确”用以修饰,这一层是文学幻想。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看不懂觉得是病句,看懂才知是神妙之笔
文章插图
不管怎么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决然不会是病句。况且,鲁迅将这句话置于最后,就相当于他将“一株是枣树,另一株还是枣树”置于《秋夜》篇首一样,必定是有深意的,是给读者留下思考空间的精神触角。大约的确与两株枣树异曲同工,看似都是矛盾的病句,但只有真正读懂了它们的人才能感受到鲁迅尖锐的刺痛感,才知道它们是鲁迅为新世界的开启而推送的神来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