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非遗文化,守护精神家园( 二 )

平凉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文化底蕴浓厚,早在五六十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1981年在大秦乡沙原村发现的古象化石,经中国社会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鉴定为古象的新科,定名为“平凉古菱齿象化石”,属世界性标本。在安国乡东沟遗址出土的陶器属寺洼文化类型,被考古界命名为“寺洼文化安国式”,系我国氐羌族的原始文学。市境内流传于民间的口述文学、传统的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美术、社火、木偶、皮影、剪纸、编织、雕刻等非物质文化更是异彩纷呈,丰富和活跃着群众的文化生活。

弘扬非遗文化,守护精神家园
文章插图
平凉纸织画。
我市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起步较早,上世纪80年代,文化部门组织工作人员编写了《崆峒山与泾河水》《平凉民歌集》《平凉戏曲志》等,并先后开展了春官赛诗会、民间社火调演、展演等活动。组织了民间艺术之乡、民间工艺大师等评选活动,使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保护。2005年,根据省、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工作要求,组织专业人员深入乡镇村社,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普查。在普查的基础上,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共有华亭曲子戏、泾川西王母信俗、庄浪高抬等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崆峒武术、山梁走、静宁阿阳民歌、灵台灯盏头剧、点灯背猴、崆峒笑谈、平凉剪纸、平凉纸织画、皇甫谧针灸术、李天套中医正骨疗法、安口砂器制造技艺、静宁烧鸡制造技艺等29个项目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另外,170多个传统手工编织、雕刻、烹饪技艺、音乐、曲艺、戏剧和中医药等列入市级非遗项目。40多位民间艺人被列为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虽然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作为一种与广大民众生活密切相关、具有重要意义的活态文化,非遗的传承不能离开传承人而独立存在。

弘扬非遗文化,守护精神家园
文章插图
崇信“点灯背猴”。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涉及面广,工作要求高,必须有必要的专用设备、资金和一定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由于经费困难和专业人员缺乏,我市的保护工作管理机构尚不健全,缺乏制度要求、保护标准和目标管理,收集、整理、调查、记录、建档、展示、利用、人员培养等工作薄弱,缺少必要的保护经费和设备。同时,面临失传的口头文化抢救工作十分紧迫。虽然语言口头文化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有效抢救和保存,但是口头艺术、民间戏剧、民间传说故事等,随着它们的生存土壤的破坏和文化生态的变迁而日渐式微,抢救保护工作迫在眉睫。有些传承人目前独一无二了,有些已到高危年龄,将面临人亡歌息、人去艺绝的威胁,形、声并举的主体保护工作已时不我待。
民间文化作为空间艺术与视觉艺术相结合的造形文化,我市类型众多,艺术精良,分布广泛。如比较突出的民间剪纸、民间雕塑、民间编织等,虽然有一批丰富的历史遗存,但保护状况令人担忧,传承更为困难,研究仍处于自发状态,许多珍稀的民间技艺将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销声匿迹。

弘扬非遗文化,守护精神家园
文章插图
崆峒笑谈。
非遗产业潜质优厚,实质性推进力度不大。全域旅游时代,挖掘、保护、弘扬非遗文化,具有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这不仅是对它本身的保护传承,而且也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我市非遗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譬如以崆峒山为依托的崆峒文化公园,在国内具有独特的古迹优势和人文资源优势,它的文化内涵和活动空间的潜力还远没有体现出来。文旅融合,先要加速推进人文发掘和产业发展,并以此为重点拓宽丰富多彩的产业链,从而留住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