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非遗文化,守护精神家园

弘扬非遗文化,守护精神家园
前言: 近年来,平凉市各级文化部门遵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从历史文化、特色文化、民间文化、现代文化中寻觅、挖掘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项(华亭曲子戏、泾川西王母信俗、庄浪高抬);省级保护项目29项(“春官说诗”、“崆峒武术”、“平凉剪纸”、“崆峒笑谈”、“灵台灯盏头戏”、“崇信点灯背猴”、“华亭打乐架”、“庄浪马尾编荷包”、“静宁烧鸡制作技艺”等);具有重要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多个大类170多项。康和等41人被确定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为了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市先后成立了华亭曲子戏、崆峒笑谈、灵台灯盏头戏、崆峒派武术、皇甫谧针灸术、庄浪高抬、平凉纸织画等保护传承基地,推动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发展。同时,拍摄了10集大型非遗纪录片《一脉心香》,微电影10余部,编辑出版了《平凉民间文化瑰宝》《平凉非物质文化遗产精萃》《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平凉小曲子戏剧种志》《华亭曲子戏》《庄浪南湖眉户》《灵台灯盏头》《崆峒笑谈戏本》《崇信民歌》等“非遗”史料20余部三万多册。
迄今为止,平凉多次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国内外“非遗”展演活动,有力地宣传展示了我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硕的“非遗”保护成果,提高了全民的文化自觉和理论认识水平,增强了全民“非遗”保护意识。

弘扬非遗文化,守护精神家园
文章插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也就是我们所称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

弘扬非遗文化,守护精神家园
文章插图
华亭打乐架。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文化遗产保护提到保持民族文化传承,连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高度来安排。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文化遗产日”。甘肃省也制定了《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敦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甘肃省长城保护条例》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挖掘、抢救、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便成了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平凉山川秀美,人文荟萃,泾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使得民族民间文化积淀深厚,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我市民族民间文化的瑰宝,是平凉人民情感寄托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加强平凉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对增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建设先进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名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弘扬非遗文化,守护精神家园
文章插图
花馍馍。
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平凉的文化生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流行文化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已经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