嗲嗲‖文/阿离


嗲嗲‖文/阿离
文章插图
嗲嗲
嗲嗲是在养老院,一个人孤独的去世了的。
在说嗲嗲去世这件事前,我们先说说另一件事吧。鉴于当事人皆已去世多年,我将结合妈妈的口述与自己的想象把这个故事完善了。嗲嗲是在文革那几年作为知青下乡的,依据他的性格,就像小说里说的一样,他大概应该是很不喜欢那个小破城市,也看不上那里与时代脱节的人。但他还是很舍不得那里,因为他在那里把她挑出来了。然后在那片贫瘠的土地安了家,开出了花。
没有错,那个她就是我的娭毑。娭毑是在我还对这个世界尚且朦胧的时候就走了。可因为嗲嗲,大概我们一家人在娭毑去世后的很多年里始终忘不了她。或者这样来说,以后但凡提到嗲嗲就一定会想到她。
我的嗲嗲从来都不是一个温柔的人。甚至包括他的孩子,他的孙儿们也完整的继承了他的暴躁,蛮横。而他的坏脾气,我爸爸,哥哥都深有体会。他们应该是都挨过他的打,爸爸三十多岁的还会被嗲嗲当着外人的面毫不留情的动手,而哥哥们则是在少年的时候也遭受到过他的毒打。从爸爸下手打我们的那种狠厉以及哥哥三十多岁也会被他当着外人的面甩耳光来看,我从来都没有怀疑过妈妈和我讲述这些事的真实性。暴力因子都深深刻在我们全家人的血肉里。从爷爷开始,但是就是这一个对自己孩子不留情面的男人,却会在我们每一次提起他的亡妻的时候,总是泪湿沾巾。这让我想起余光中的那句:不要问我心里有没有你,我的余光中都是你。在我看来这更是此后余生都在追忆你。我一直都没能忘了那个画面,听到自己妻子的时候,先是眼眶一红,眼泪就开始往下掉,嘴唇却是始终紧紧抿着不发一言,随后掏出手巾擦拭眼泪,最后再包住鼻子,用力一揩,结束这场无声的追思。而嗲嗲这一点我妈是最有发言权的,每到过年前夕,她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叮嘱我们:“过年那天千万别在你们嗲嗲面前提起娭毑,不然眼泪一掉,鼻子一揩,嫌死个人。”虽然我妈的话不大好听,但也可由此一见,我们一家人对他俩的感情是多么的心有余悸。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老人们的感情我未曾经历过,我不敢多做评价,但也能依稀明白那感情多么纯粹。
也许正是因为嗲嗲的粗糙与对后辈的凶厉,才能让子孙们对于他与妻子感情的感到更为震撼吧。他们的感情于我们而言不过是记忆深刻,可是对于那两个早已故去的人来说,这是生同衾死同穴的开始与结局。与君同船渡,达岸却不是各自归。他与她携手共同永眠于同一片土地之下。
“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我而死”,大概嗲嗲独身一人在世的时候应该就是这样想的吧。
嗲嗲一辈子霸道,也少给子女留下过多的温情。所以那一年,他失去的不只是妻子,他的孩子似乎也随着妻子的故去一起远走。以致当他生病不能自理时,他的孩子们就这样把他孤零零的落在了养老院,然后就这样一个人在未知的岁月里等待死亡。
嗲嗲‖文/阿离】在我初二那年,嗲嗲终于让他的孩子再也不会遗忘他这个父亲了。想象一下,某天夜里他在即将破晓前醒来,这个世界就剩他一个人,而他的眼前只有一望无际的黑,没有人,也没有任何声音。可他这时候却格外的平静。他突然想起他的孩子,在他们出生那天,他轻轻的抱起他们在怀里,在生命相遇的那一刻他感受到了一个父亲的担当,他发誓他会好好爱他们。可是后来的几十年子女的离散,让他在无人的这个夜晚开始感到遗憾,在做父亲的那些年里是不是该再温柔一点的呢?突然他又想到,今天是大儿子的生日,天亮之后就会他的孩子就会来看望他了。今天这夜怎么格外漫长呢?不如再睡一觉吧。
天亮时,终于有人来看他。他就这样独自一个人冰冷在养老院的床上,逝世在他孩子生日那天即将到来的黎明前。同天,他的孩子第一次接到女儿的祝福。这一次终于来了很多人,他的三个孩子,他最爱的长孙,他其他的孙辈们......终于在他去世这天,齐聚于他的灵堂前。终归是真正的热闹了一天,尽管他的心脏不再跳动,身体不再温热。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知道嗲嗲的孩子们,会不会在父亲去世这天有所遗憾。反正嗲嗲应该是遗憾的,谁都知道他最爱他的大孙子,因为他重男轻女,但见他最后一面的亲人却是我,他的小孙女。但我从不曾感到不甘过,大概是这么多年,我明白他也不过是一个怀念妻子,渴望亲人的行动不便的老人。嗲嗲有四个孙子,两个孙女,三个外孙女最为最小的孙女,与他亲缘因是最薄的我,却是九个孙儿当中在最后几年陪他最多的那一个。可我也不过是有时兴起,踩着自行车或走路就去了。但其实我两没有话说,每次见面也就翻来覆去那几句,余下的也只有沉默与尴尬,。可是我的到来他每次都是很开心的,我觉得更多应该是他太孤独了,妻子死去之后,子女也随着走远。之后又行动不便,被困于一个小房间消磨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