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落定》获“茅奖”20年:坚持文学中某种不变的力量


《尘埃落定》获“茅奖”20年:坚持文学中某种不变的力量
文章插图
分享会现场。
12月27日,《尘埃落定》荣获茅盾文学奖20周年分享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电视节目制作人关正文,出版人曹元勇,同现场读者分享了各自品读小说的故事和感想。本书作者、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由于雾锁成都机场此次未能到场。通过视频连线,他在家中举起一瓶茅台酒遥相庆贺,吐露了自己当年的创作历程和20年来的点滴收获。
《尘埃落定》获“茅奖”20年:坚持文学中某种不变的力量
文章插图
《尘埃落定》获“茅奖”20年:坚持文学中某种不变的力量】作家阿来
《尘埃落定》获“茅奖”20年:坚持文学中某种不变的力量
文章插图
出版人曹元勇
《尘埃落定》是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出版二十多年来,这部长篇小说以独特的叙述视角、诗性的语言、宏大的历史视野,愈发为世人所关注喜爱。小说迄今累计销量达数百万册,更曾改编成同名影视剧、话剧。
《尘埃落定》获“茅奖”20年:坚持文学中某种不变的力量
文章插图
分享会现场
沉寂三四年才得以出版:“阿来为那个未曾被表达过的世界命名”《尘埃落定》以一个有先知先觉能力的傻子少爷的视角,讲述雪域高原上最后一个土司家族的崩溃,以诗意灵动的语言,书写了一个时代尘埃起落的寓言。小说塑造了一系列鲜活饱满、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傻子少爷、土司太太、侍女桑吉卓玛、银匠、行刑人尔依等;同时建构了一幅真实生动、深入日常生活细节的土司制度下的藏族人生活图景。正如阿来在本次活动上所表示的,“文学书写在总是考虑变的时候,也需要充分地注意到,甚至是充分地坚持住什么是文学不变的东西。”《尘埃落定》正是以这种“不变”的力量,走进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内心深处。
《尘埃落定》获“茅奖”20年:坚持文学中某种不变的力量
文章插图
《尘埃落定》,阿来著,浙江文艺出版社
小说创作完成于1994年,却数度遭到出版社的拒绝,直到1998年才得以出版,两年后便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并持续畅销至今。“其实每一部书都有每一部书的命和运,这里面既有人力,当然必须有人力,总要有作家拼着命把它写出来;那么同时其实任何一部书都是在一个非常特定的时代环境中,一个文化氛围里获得它的最初的那个动力。”李敬泽就此点评道,在他看来,《尘埃落定》是为世人打开了一个非常新的文学经验和生活世界的视野,“为什么要说《尘埃落定》是‘为万物重新命名’?就这些经验而言,藏族的生活、边地的生活,所有这些实际上是没有在我们过往的文学中被充分地打开过的,是没有赋予它形象,赋予它语言,没有给过它一个表达的。阿来为这个世界,这个还未曾被表达过的世界,给了一个命名。”《尘埃落定》的故事从一个下雪的早上开始,“只有春雪才会如此滋润绵密……也只有春雪才会铺展得那么深远,才会把满世界的光芒都汇聚起来”。不只是雪,小说中塑造的一切,野画眉的叫声、长满草莓花的牧场、“骨头里冒泡泡的爱情”在《尘埃落定》的世界里都具有了独特的诗意象征。与会嘉宾认为,《尘埃落定》不仅充盈着古典文学的气韵,也融入了藏语的表达,还贯穿着他充满灵性的“以自然之眼观物”对自然万物的敏锐感知,也正因此,这部小说立足于对人的书写,却同时是一部置于天地之间的恢弘巨著。
从藏族出发,“更像是一个人类社会的微缩景观”
分享会上,阿来谈到了自己开始文学创作的历程:“个人经验会促使你去思考一些人生当中不太思考的抽象问题,比如命运,或者我们跟周围社会的文化、地方历史的关系,当所有这些兴趣激励你去了解时,那种写作的冲动自然就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