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又存在了几百年,随着日本殖民者和西方文化的引入,朝鲜民族主义兴起,却竟排斥起汉字,但又不能完全抹去汉字,因此在朝鲜半岛报纸上出现了大量的汉字和谚文的混合使用。
文章插图
过渡时期的汉谚混写,很难区分
二战之后,半岛开始一点一点地想摆脱汉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开始逐渐削减汉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出现,并且大力扶持韩语。之后韩国的著名铁腕总统朴正熙上台了,没错,他就是深陷政治丑闻的韩国前总统朴槿惠的父亲。
文章插图
著名的铁腕总统朴正熙
1970年,时任总统的朴正熙下令施行韩文教育,将韩国教育机构和官方文件中的汉字全部删除。韩语作为一种拼音文字,本身还有很大残缺,无法完美地运用于日常生活交流,不同含义而读音相近的词汇有很多,一个不小心就闹出歧义。而且由于同音不同意的词组实在太多,人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的音译词。
虽然韩文推广给韩国扫盲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却在事实上造成了韩国文化上的断层,使得许多年轻人根本不懂汉字,也就无法阅读自己的历史书——因为它们都是用汉语书写的。
文章插图
韩国的名人名言,中国人读起来毫无障碍
韩国人还发现,在不使用汉字后,韩国人的识字率也下降了,在参观自己国家的古建筑时一脸懵。
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对此产生了忧虑,废除汉字可能非但对韩国传统文化的扶持没起到正面的效果,长此以往,反而让韩国人越来越对本国文化淡化了。于是很多人就想重新拾起汉字,以此匡正他们漏洞颇多的文字系统。
文章插图
2000年,韩国政府要求在中小学阶段推行“1800个常用汉字必修教育”,认识和掌握部分常用汉字在韩国社会取得共识。
此后,有部分社会人士认为这还不够,应当全面强化汉字教育。韩国教育部2014年9月发布新的教育方针,称将在小学和中学教科书中并列标记汉字和韩文,并开始推进相关方案的研究。但该政策遭到韩国教育界不少人士反对,认为此举会“增加小学生学习负担”。2018年1月,韩国教育部决定废除该计划,并解释称这是避免扩大争议的“权宜之计”。
纵观历年来的韩汉混用之争,可以发现,在韩国支持恢复汉字的以右派(保守派)为主,反对者则是左派(进步派)。以现在的总统文在寅为例,作为进步派的他就反对恢复教材上汉字的使用。
目前,汉字在韩国的日常生活用得极少(身份证、宪法、传统仪式、报纸标题简称等),而普通人熟知的汉字数量也就一两位数。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韩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恰好是减少汉字使用最快的时期,使得绝大多数韩国年轻人并没有把汉字作为自身文化的一部分,相反,韩文的民族主义色彩日渐浓厚。
事物的另外一面则是,中国如今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国。韩国在中国有5万多名外国留学生,成为中国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地。汉字在韩国社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关于韩国人对汉字的态度,你怎么看呢?
【韩国又开始争论,教科书该不该用汉字?】责任编辑:韦小宇_1042
- 少年穿梭诸天万界,从斗破开始,培养三千女帝,嫣然紫霞统统在!
- 曾国藩:一个有所成就的人生,先从治家开始
- 凉州区永昌镇:非遗传承从培养“娃娃徒弟”开始
- 岁岁平安——盘点国画中的那些鹌鹑
- 第1075期:我建议你从马克·吐温开始读英文书
- 《解忧杂货店》一书,故事以杂货店开始,讲述了许多温馨的小故事
- 韩国出土26枚五铢钱, 专家奉为国宝去申遗, 不曾想被狠狠打脸!
- 韩国设计师把废弃口罩做成板凳
- 重磅!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始征集古代、近现代藏品,作品有机会被收藏
- 美、日、韩3国历史教科书,是如何描述中国的?对比之下韩国完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