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明武宗——朱厚照( 二 )


闲话明武宗——朱厚照
文章插图
朱厚照 剧照登基仅仅四个月,朱厚照又开始带着一群太监们大晚上跑出宫厮混了。朝臣们一下子炸开了锅。孝宗近二十年的临朝,言路的环境已非常宽松,朝臣们早已习惯一天到晚对着皇帝“吆五喝六”,早已习惯皇帝的“从谏如流”,现在新君继位伊始,便做出如此荒诞无礼之行径,必须马上制止。勋贵,内阁,科道言官,各种劝谏的上疏如雪花般飘向朱厚照的案头,反反复复就一个字:你现在做皇帝了,行事要检点,收回做太子时的那一套,要听我们这些老臣的话。朱厚照赶紧表态,你们说的对,我听你们的。然后安稳几天,继续如故。
闲话明武宗——朱厚照
文章插图
明代官员愤怒的情绪在朝堂上慢慢地积蓄。在这些士大夫的眼中,皇帝是不能骂的,因为这有违他们从小接受的忠君爱君思想。那么皇帝犯错就只有一种可能性,皇帝被他身边的奸佞之徒带坏了!对,一定是这样的,皇帝才十几岁。随着朱厚照的登基,原先东宫的那些老哥们也水涨船高地进入一些要害部门。朱厚照身边著名的“八虎”,就分别在司礼监,东厂,西厂,京军,及宫中各主要部门担任要职。朝臣们看出来了,朱厚照又要学正统年的王振,成华年的汪直,要用宦官系统来夺权,来压制文官集团。而且这次还不是简单的一两个宦官,是八个。
闲话明武宗——朱厚照
文章插图
明代宦官 剧照于是在正德初年,特别是正德五年刘瑾倒台之前,朝里的大致情况是,群臣先把根基不稳的宦官集团打得哭爹喊娘,然后是以刘瑾为首的阉党把群臣按在地上“摩擦”。在这个过程中,大批弘治年间的重臣相继致仕,也让朝臣们开始明白他们必须丢掉把控皇帝的幻想,去逐渐迎合朱厚照的处事风格。刘瑾以及“八虎”的事情以前写过,在此不再赘述。只是需要明确一点,正德五年刘瑾的倒台,并不是简单的一次宦官集团的内讧,而是在朱厚照安排下进行的一次权力再分配,或者说重新的洗牌。意在剔除一些横生的枝节,做人员的精简化,并顺势缓和朝臣与皇权的尖锐矛盾。刘瑾只是朱厚照掌权后的“烹狗和藏弓”。而后来钱宁,江彬之流,不过是宦官集团的另一种演变方式罢了。
闲话明武宗——朱厚照
文章插图
故宫 一景从15岁登基到正德五年稳固地掌控局面(说办刘瑾就办他),二十岁的朱厚照已经度过了继位之初的迷茫与不适,慢慢地找到了自己的执政风格。也就是这三五年的时间,群臣对于皇帝的诸多行事虽仍有劝谏,但只有不闹出什么大事情,一般也就停留在口头和奏疏上的抱怨,很少再大范围抱团去“倒逼”皇帝了。仅此一点,便不得不让人佩服朱厚照的政治手腕。其实你翻开整部明史会发现,老朱的子孙对于修理大臣这件事,一个比一个有天赋,一个比一个富有创造性。我的追求,你不懂讲朱厚照,躲不开他的一系列荒诞的行径。也正因为很多朋友对他这些事迹的猎奇心理,才让他的知名度在明朝历史上一直都居高不下。朱厚照在做自己这件事情上,真的做到了“不要名,不要脸”,管你们怎么看我,老子先把自己这辈子的人生体验过足瘾了再说。
闲话明武宗——朱厚照
文章插图
朱厚照 剧照他风流成性,后妃,宫女这都是常规操作,乐女,民妇也表示理解,但他还喜欢孕妇,人妻和盗匪的“女大王”。微服出巡逛妓院也只能算小儿科了,夸张的时候光明正大地去,让窑姐们站成一排如同兵士一般接受检阅。他在扬州就这么干过,直接导致这些窑姐们身价暴涨,也算间接推动地区消费了。反正皇帝的名号,总是能让他在这方面得尝所愿。他爱到处游玩,皇宫容不下他了,他就造一个豹房;豹房容不下他了,他就在京畿到处转悠;京畿容不下他了,他就去大同,去宣府,去广阔的关外,去大明对蒙作战的第一线;等这些地方都玩腻了,他就借着“平叛”的名义下江南,一路走走停停,游山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