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自古以来,普通百姓的日子就过得不易。君主圣明的盛世,他们尚能安居一时,可若生不逢时,天灾,兵祸,苛政一一降临,就是说不尽的苦楚了。唐朝本来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开放包容,灿烂无边。可随着诸多大事发生,它也越来越衰落,到了中晚唐的时候,国家风雨飘摇,人民的日子举步维艰。那时,就连一个卖炭的贫苦老翁,都要被剥削殆尽,不得活路。诗人白居易眼见此景,忧愤之下 ,就写了一首诗来记述他的故事。通过这首诗,或许现在的我们也能回过头,看到那个时代的黑暗。
文章插图
孤苦老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这首写于唐朝元和初年的《卖炭翁》,开篇就写了一个老翁,身无长物,也已年迈,家中就只有一把斧头,一挂牛车,于是在山中砍树,烧成炭卖出去,以此谋生。这当然是一项又脏又累的活计,常年烧炭,老翁的脸都已经被熏成了棕褐色,身上也是落满了灰。他的头发已经尽白了,十个指头却是乌黑粗硬,辛劳憔悴之态,跃然眼前。现在我们都知道,如果一直烧炭,吸入烟灰,对身体的损伤是很大的。老人到了这把年纪,一定饱受其苦,说不定还会不时咳嗽,心肺作痛。而他这么辛苦,得来的钱也不过是希望换一身能穿的衣裳,还有平常的吃食。
文章插图
维持温饱已经是人活着的最低要求,但如果炭卖得不好,就连这也无法满足,所以他必须辛苦劳动,过着看不到尽头的苦日子。日子如此艰难,想必他也已经没有妻子,无儿无女,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了。至于他为什么只有一个人,或许可以追溯到三十年前的安史之乱。自那以后,唐朝的文化、经济、政治一路下行。当时宦官鱼朝恩等人的指挥失当,令战乱持续不休,大批兵士折损,人口锐减。虽然最终平定,却极大地动摇了唐朝的根基。也不知老人如今孤苦伶仃,是否是那场浩劫的余波所致。
文章插图
雪中送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这段中,一个“愿”字最是苦楚。分明身上衣裳单薄,难以御寒,却还是希望天气能更冷一些,这是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心态,是在当时恶劣的生存条件下的畸形愿望。因为比起身体上受的辛苦,他更需要维持生计,只有天气更冷,他才能卖更多炭,才能活下去。与这首诗时间相差不远的《观刈麦》里,白居易也曾写过相似意味的句子:“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农忙时节,烈日炎炎,人们做活,累得汗流浃背,已经不知道热了,反而更加珍惜这长长的夏日,珍惜这些收取麦子的时间。
文章插图
虽然两首诗一个写的是农民群体,一个是独自卖炭的人,一个是盛夏,一个是寒冬。但透过这一幕幕缩影,可以看出当时整个国家的人民大多都处于水深火热中,奔波、劳碌,好养活自己和家人。其实诗写到这里,也只是让人感叹百姓生活不易,日子劳苦。无论如何,卖炭翁终于盼来了一场大雪,他烧的炭有了出路,于是他拉着一牛车的炭,迈进了天子脚下。即使雪路难走,天气寒冷,他也不在乎,只希望在这片达官显贵的居处,能遇到阔绰之人,他的炭也能卖个好价钱。这样,至少他以后有一段时间里就不用挨饿受冻了。生活到了这里,总还是有希望的。可下面的一整段,才是最让人气愤,也是本诗着重讽刺的地方。
- 白居易: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 白居易死后,皇帝写下一首诗悼念他,千古罕见
- 黄胜堂:透过历史的烟云看今朝
- 史林|虞云国:白居易此诗,有助于纠正后人对宫闱史的误读
- 如何忘掉初恋?白居易用了62年的时间告诉你:此恨绵绵无绝期
- 中唐诗坛双杰白居易和韩愈,为何成为“老死不相往来”的陌路人?
- 唐代官员的工资怎么样?诗魔白居易为官18年才买得起房,赋诗感叹
- 诗人给儿女起名太有意思:李白浪漫,杜甫对仗工整,白居易如白话
- 白居易写太监的一首诗,前面14句华丽奢侈,最后10字转折神了
- 白居易的名篇《卖炭翁》,写的是社会现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