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器人创新有哪些新信号?院士大咖给出答案

医疗机器人成功的关键前提是什么?破解“产学研医”结合难题的方法是什么?在北京发展医疗机器人的政策风向如何?
12月26日 , 主题为“中国医疗机器人技术创新成果与发展方向”的第三届国际医用机器人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 。 医工交叉领域的院士、教授专家和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 , 为创新创业者解疑 。
医疗机器人创新有哪些新信号?院士大咖给出答案文章插图
“不要去模仿和替代医生 , 而是要给医生提供崭新的(能力)帮助 , 必须要凝练出真正的短板和需求到底是什么 。 ”中国工程院院士、积水潭医院前院长田伟说 。
他以行业典型的成功案例“天玑”骨科机器人为例解释 , 机器人具备了三维空间视觉能力 , 而这是人类天生难以克服的短板 。 同时 , 在机器人的协助下 , 人类设计的骨科手术路线得以精准实现 , 在人机协作之下 , 机器人能够帮助完成过去人类医生难以进行的复杂手术 , 这成为该机器人成功被市场接受的重要原因 。
在医疗机器人大规模普及之前 , 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欧阳劲松认为 , 安全是一个重要问题 。
“在英国首例机器人心瓣修复手术中 , 由于缝合方式等问题 , 血飞溅出来后摄像头模糊 , 导致很多功能失效 。 ”他举例讲述了医疗机器人安全问题带来的严重后果 。
欧阳劲松建议 , 政策层面应立即着手制定医疗机器人相关功能安全标准体系 , 从顶层上进行要求并建立相应的检测认证实验机构 。 此外 , 需要在产业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 , 将功能安全融入到医疗机器人设计、生产、运行、管理、服务 。
在北京发展医疗机器人 , 政策环境如何?
市经信局副局长姜广智给出了答案:“十四五”期间 , 医疗机器人所属的高端制造业、智能制造业将成为北京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之一 。 姜广智提醒 , “医疗机器人产业现在有非常好的发展势头 , 但总体来看还是‘星星之火’ 。 ”
近年来 , 中国医疗机器人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 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研发生产企业 , 部分领域产品已实现自研国产关键零部件的突破 , 逐步从“跟跑”到与国际同行“并跑” , 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 不过 , 业界普遍认为 , 目前医疗机器人产业“产学研医”一体化产业创新链衔接联动不足 , 整体效能较低 , 在打破技术壁垒、加强医工交叉、缩短产品转化周期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解决医工交叉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难题 , 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海淀区政府专门成立的产业投资和生态服务平台、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有限公司朱平总经理认为 , 答案是“3+2+1”——三种人、两笔资金、一个机制 。
“三种人”是指医生、科研人员、企业人员:“一线医生提出临床中遇到的真实需求 , 科研院所的老师及其学生将需求形成论文和样机等成果 , 创业团队来将成果落地 。 ”
“两种资金”指的一是概念验证资金 , 用于将样品、论文做成产品 , 二是指政府、社会、投资机构参与提供的资金 。
朱平提醒 , 企业创业团队在成果落地过程中 , 需要获得医生、教授等几方在价值观、方法论、行为准则等方面的认可 , 如果得不到两方认可 , 很可能会导致产品迭代、技术创新无法延续下去 。
此次论坛由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有限公司、中关村智友天使研究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联合主办 。
【医疗机器人创新有哪些新信号?院士大咖给出答案】图片来源:论坛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