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什么人,比父母怎么做更重要?
父母是什么人比父母怎么做更重要 , 这句话是自体精神分析学家科胡特说的 。
很多父母问的与育儿有关的问题 , 都与怎么做有关 。 假如有一本包含所有“怎么做”的书 , 你全部按照书上说的做 , 还是有可能会制造出一个有问题的孩子 。 而人格健康的父母 , 根本不知道这本书的存在 , 却可能培养出一个健康的孩子 。 “什么人”指的是父母的人格 , 那么 , 具备何种人格的父母才是好父母呢?
有很多说法 , 比如好玩的人、健康自恋的人、粗心而阳光的人等 。 我们这里说个新的:清爽的人 。 这样的人的特点是:在关系中边界清楚 , 不黏黏糊糊;能够自得其乐 , 不太依赖他人;处理事情果决 , 不拖泥带水;尊重他人的边界 , 不搞模糊不清的关系;等等 。
文章插图
如果你问 , 怎么达到清爽的人格境界呢?
我给一个总的回答 , 我能够想到的人格变化只有三种途径:
一是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觉察能力 , 包括觉察自己的情绪、想法、愿望和行为 , 并且去理解这些状态后面的意义;
二是去跟各种人打交道 , 在新的人际关系中使自己人格中僵化的部分变得松动;三是找精神分析师 。
关于最后一点 , 我说两个被精神分析帮助过的还活着的名人 。 一个是瑞士生物学家、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雅克?杜波谢(Jacques Dubochet) , 他曾是瑞士沃州官方认证的首例失读症患者 , 从29岁开始 , 接受了为期6年的“十分经典”的精神分析治疗;另外一个是现在的梵蒂冈天主教教皇方济各(Pope Francis) , 他在42岁时有半年每周见一次精神分析师 , 他说那位女精神分析师“帮了我很多” 。
文章插图
我们可以想见 , 他们去找精神分析师 , 并不是要解决某些具体事情该怎么做的问题 , 而是“我是什么样的人、想变成什么样的人”这个级别的问题 。 当然 , 怎么做也重要 。
我觉察到自己在拉名人来支持精神分析的有效性 。 这样做背后有个反科学的逻辑:名人相信的 , 就是正确的 。 但科学的结论还是应该建立在循证的基础之上 。
父母某一方未处理的早年分离创伤 , 可能使其害怕跟孩子分离 , 孩子的成长会被其看成是对自己的抛弃 , 所以会不自觉地做出阻碍孩子成长的事情 。 对孩子来说 , 游戏是他们的全部世界 , 也是他们学习成为自己和跟他人打交道的唯一重要的途径 。 但在有些家庭中 , 看起来无意义的游戏被禁止 , 或者成为孩子“受虐式”学习之后的赏赐 。 有时 , 孩子快乐地游戏还被赋予懒惰甚至堕落的意义 。
文章插图
广义地说 , 一切皆游戏 , 学习和工作都是游戏 。 严格区分游戏和学习的界限 , 既破坏了游戏的快乐 , 也削弱了学习的动机 。 那些把学习当成游戏的孩子 , 学习的动力永远不会衰竭 。 但这些动机是指向远离父母的方向的 , 会激活父母的创伤 , 所以会遭到父母的打压 。
这样的父母能够享受跟孩子相处的悲情 , 临床上见到的很多有问题孩子的家庭 , 令人唏嘘:他们无力享受孩子成长之后的彼此“相忘于江湖” 。
如果父母人格层面有过度控制的倾向 , 就会不自觉地打压孩子的各种能力 , 避免对孩子失控 。 比如有的家长随口制定的规矩是:大人说话 , 小孩子不要插嘴 。 这可能打压孩子以下的能力:对环境的敏感和做出相应的反应;在权威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孩子的直觉能力是高于大人的 , 以大人身份压制孩子 , 等于直接压抑孩子的直觉能力 。
如果父母要讨论真正的大人的事情 , 就找个孩子不在的地方吧 。 否则 , 就是邀请他参与 , 又不让他参与 , 这就使他陷入了双重束缚的境地 。 有研究证明 , 这是制造严重精神障碍的环境的特征 , 过度控制给孩子的感觉就是怎么着都不行 。
- 孩子三岁前如果没有让父母带,孩子可能会出现这些问题
- 一哭就抱容易惯坏孩子?被父母及时抱起的娃,会获得3种“能量”
- 解惑:龙生九子,子子不同
- 幼儿园“工资条”火了,负责后勤的宝宝收到1元工资,父母欣慰
- 父母要时刻保持威严?与孩子相处的几个误区,家长都知道吗?
- 撕裂、剧痛、生胎盘……怎么没人告诉我,生孩子要经历这么多
- 生娃时都想要男孩,娶媳妇时又抱怨女孩少,父母们真会想好事
- 未满1岁宝宝惨遭遗弃,在地上边爬边哭,父母成为罪魁祸首
- 父母眼中“可怕的2岁”其实暗藏玄机,这份“保命指南”收好不谢
- 过度的陪伴只会害了孩子?陪伴孩子父母也要用对方法,建议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