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这招最狠

很多人模仿古玩鉴定的传统鉴定方法,
就是按照每一品种的古玩所具有的特征总结出的许多道道,
或是通过对某些特征细节总结出一些招数,
按照这些说道和招数作为真伪的判别。
文物鉴定,这招最狠
文章插图
其实,这是一个很低层次的鉴定方法,当今这么多人买古玩上当。
文物鉴定,这招最狠】从根儿上讲,很大程度是这种方式造成的,可惜这种方式当今还是主流,几乎大家都如此,还在流行。
文物鉴定,这招最狠
文章插图
当你走进拍卖预展厅的时候,经常有“专家”装模作样的假行家,
穿着入时、摆着“谱”拿着“劲儿”的人,好像有多大学问,
带着手电筒、显微镜、放大镜等,抱着一个器物翻来覆去的又照又看。
可以从观看拍品的举止就能大概判别出来其鉴赏的能力,看着就觉得好笑。
他们手里抱着的东西本来就非常开门,老远就看出来了,真不明白他们还在那儿里里外外仔仔细细地看个啥。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介绍文物鉴赏类的好书太少,回忆起来,关于文物鉴定的书籍明代曹昭(明仲)著有一本《格古要论》,
民国期间,赵汝珍所著的一本《古玩指南》。
文物鉴定,这招最狠
文章插图
这本书原本并没有真正的学术地位,更谈不上严谨,
因为多年来一直没有相应的入门古玩专业图书的原因,致使此书自出版以来,一直畅销,70多年来不断有出版社不断再版发行。
初入门学习古玩的人可以读读此书,但对书中的各种“招数”还是要谨慎对待。
而王世襄先生他只需要看一眼,就“一眼明”,心里就明白了,
从侧面看,他人“一打愣”一愣深,像打了个激灵似的就看清楚了。
为什么这样呢?
其实,自古对这种鉴定就有一种叫法:“望气”。
所谓的“气”就是“气韵”,实际上它是透过看被鉴定器物本身,看到它背后的精神世界,气韵表现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
此种鉴定的方法实际上才是最本质最精准的,把握住的是整体的气息。
所以“望气”才是鉴定的正道。
文物鉴定,这招最狠
文章插图
对于“望气”王世襄先生在《锦灰三堆》中有一篇论文做了专门讲述。
在这篇文章中他很谦虚、客气,但讲到了问题的实质。
那篇文章初读起来似很简单,但实际却不简单,是一篇值得慢慢品味、体会的文章。
王世襄先生在他见过的器物中,对其中的90%根本就不吭声,没表情,不置可否。
不用说了,这样东西根本都犯不上废话。
应特别说明,他看了不吭声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新的或是假的,但肯定是不够艺术品的标准。
文物鉴定,这招最狠
文章插图
在王先生眼里,艺术水准第一位,艺术品不分新老,不分时代。
凡是看见艺术水准不高的甭管年代月多老他都没有表情,不吭声。
如果他看上一件不错的,他标准的肯定语就是:“嘿,好”这么两个字。
如果若是特别打动人的、是不得了的绝品,则加两个字“嘿、嘿,真好!”若这件器物是古物则再加上一个断代,如“够元(代),够明(代)”。
古玩界历来有这样的说法:玩古玩没有不打眼的,没有不上当的。
可是这么多年来,在王先生看过的不计其数的器物中,还没有发现王先生看错东西上了当的事。
他的图书中著录了那么多藏品,在社会上出版发行了这么多年,也没听到有谁说某件东西整个儿是个“瞎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