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神话中记录了一个残忍的习俗,后人不知所以,还将之传为美谈

远古,指的是距今300万年到4000多年,即前21世纪的一段历史时期,涵盖了整个原始社会,也称之为上古时代,传说时代,是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一个时期。
远古神话中记录了一个残忍的习俗,后人不知所以,还将之传为美谈
文章插图
虽然没有文字可考,却有许多与之有关的神话故事,尤其是原始社会后期,三皇五帝到夏朝建立的这段时期内,为后人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更多。出于神话脱胎于现实的原理,其中有一类神话或多或少都能记录一些当时的习俗,这些习俗,有的还非常残忍,后人却不知所以,还将之传为美谈,好在总有一些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民俗学家等能去伪存真,将之还原出来,才让我们能够了解到,当时的一些故事。这些神话当中,其中最为典型的,大约就是《史记·周本纪》当中记录的这么一个故事了,曰: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
远古神话中记录了一个残忍的习俗,后人不知所以,还将之传为美谈
文章插图
这段神话,讲的就是周的始祖后稷,也就是弃的故事,大意是,后稷的母亲是有邰氏的女子姜原。姜原是帝喾的第一个配偶。有一天到野外去,看见巨人的脚印,心里很开心,就不小心踩了一下,一踩上去便觉得腹中有什么在动,好像怀了孕一样,十个月后还真的生下个孩子,生下之后觉得很不吉利,便把孩子丢在小巷子里……这里的核心是,姜原踩了一下巨人的脚印就怀了孕,孩子生下来以后又觉得很不吉利,遂将之丢掉。“弃”的名字就由此而来,可问题是,姜原为什么要将这个孩子丢掉,真是嫌弃这个孩子不吉利?对于这个问题,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也感到很不理解,于是在《楚辞·天问》当中问道:稷惟元子,帝何竺之?投之于冰上,鸟何燠之?
远古神话中记录了一个残忍的习俗,后人不知所以,还将之传为美谈
文章插图
弃是帝喾的长子,却被扔到陋巷、林中、冰上,天帝以及鸟兽等怎么知道他的身世, 还对他特殊照顾,屈原的疑问暂时不用回答,因为其中的核心在于,弃是帝喾的长子,按照后世的传统,长子一般都是要继承帝位的, 可到弃这里就倒了霉,居然一出生就被扔掉。其实关于类似的现象,弃以前有,战国庄子在《庄子·盗祏》当中说:尧杀长子。弃以后还有,因为有文字记载的缘故,所以还能总结不少。战国墨子在《墨子·节葬下》当中说:者越之东有輆沐之国者,其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又《墨子·鲁问》当中有云:楚之南有啖人之国……其国之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东汉班固所著的《汉书·元后传》当中也有类似的说法,曰:羌胡尚杀首子以荡胸正世;南朝范晔编著的《后汉书·南蛮传》当中也说:其西有瞰人国,生首子辄解而食之,谓之宜弟等等。
远古神话中记录了一个残忍的习俗,后人不知所以,还将之传为美谈
文章插图
以上典籍不用解释,归纳下来,相同的习俗都是:弃首子,把第一个孩子处理掉,至于处理的方法,比较多样,有的直接扔掉,如姜原,有的残忍的杀掉。如尧以及《后汉书·南蛮传》当中的瞰人国等,后世还给起个表面光鲜的说法,称之为“清胎”或“宜弟”,对以后的孩子有益。众所周知 ,在发展过程中,少数比中原地区发展的慢,因此会保留不少远古习俗,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可问题是,他们为什么提倡“弃首子”,为什么非要“清胎”,非要“宜弟”?对此,隋唐经学家颜师古解释:言妇初来,所生之子,或他姓。言下之意很简单,新妇生下的第一个孩子,有可能不是亲生的,他们之所以“弃首子”或者“清胎”或者“宜弟”,则是为了保留血统的纯正性。不要认为颜师古是毫无理由的胡说, 这一点,在有关弃的神话传说中是已经说明了的,弃是怎么生出来的,母亲姜原是帝喾元妃,第一个老婆,可他呢,却不是姜原与帝喾所生,而是姜原踩了一下巨人脚印之后怀的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