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通缉令画如此抽象,怎么抓到逃犯?看最后一句写的啥,跑不了

不知道大家看电视剧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奇怪,官府贴出的通缉令画像都很抽象,看谁谁都一样,仿佛是个“大众脸”,那大家是怎么抓到逃犯的?那上面的最后一句话,看了以后就知道,跑不了了。
 古代通缉令画如此抽象,怎么抓到逃犯?看最后一句写的啥,跑不了
文章插图
这种画像的漏洞在于,可能逃犯和百姓一起看画像,大家也不会认出这个逃犯来。比如在《水浒传》中鲁智深打死了镇关西,被通缉,他还和人群一起看自己的通缉令,甚至连自己也不知道那是他自己。大家都认不出画像以外的人,这个通缉令真的有抓逃犯的作用吗?
 古代通缉令画如此抽象,怎么抓到逃犯?看最后一句写的啥,跑不了
文章插图
这个画像虽然真的就是“仅供参考”,但是通缉令的其他信息很有用。关于这个犯人的年龄、出生地、性别等信息都很明确。当中的出生地最有用,因为古代人少,交通也不发达,人口流动性小,所以本地人之间都是知根知底,抓人举报就很容易,如果村子里有个外来人,大家一眼就看出来了,所以逃犯到哪里,都是个陌生面孔,容易引起大家注意。
 古代通缉令画如此抽象,怎么抓到逃犯?看最后一句写的啥,跑不了
文章插图
而且,从口音分辨也很容易,语言的不同,加上方言问题,就很快可以找到逃犯。古代的路引或度碟相当于我们的身份证,这个东西就相当于《西游记》当中,唐僧拿着的通关文牒,用于城市之间人流通检查的凭证,要交给城门的守卫检查。如果看到你的名字和通缉令上的一样,马上就会抓起来了。
 古代通缉令画如此抽象,怎么抓到逃犯?看最后一句写的啥,跑不了
文章插图
通缉令还有最后一句话就是写上悬赏金额,举报后抓到逃犯赏金千两白银,简直是让穷苦百姓一步迈入小康,一辈子生活无忧。
 古代通缉令画如此抽象,怎么抓到逃犯?看最后一句写的啥,跑不了
文章插图
所以,老百姓抓逃犯,那叫一个认真,能可抓错,不要放过,他们积极举报可疑的人,所以官府这边接受信息快,无形的侦查者也非常多。
 古代通缉令画如此抽象,怎么抓到逃犯?看最后一句写的啥,跑不了
文章插图
说到底,无论从环境而言,还是从通缉令信息而言,其实都不难的,毕竟当时虽然没有好的写实技术,但是相对应的,逃犯的逃跑环境也难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