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想帮忠臣,忠臣却看不上,于是他立马反水,祸害天下数百年

在正人君子眼里,小人无足轻重,谁能看得起他,但说实话,那是没给他们机会,一旦有了机会,西汉陈平是小人吧 ,汉高祖刘邦给了他机会,陈平就毫无负担的诡计百出,做出偌大的事业,今天讲的这个小人,本事虽然没陈平大,但也是个厉害人物,其实他原本想帮助忠臣,在谋得个人利益的同时,也为天下做点贡献,结果呢 ,可惜的很呐,忠臣看不起他,人格受到侮辱,小人会怎么办?
小人想帮忠臣,忠臣却看不上,于是他立马反水,祸害天下数百年
文章插图
指望这类人有什么道德约束,如果有,孔子也不会说:小人常戚戚,当然是怒而翻脸,结果,就留下一个祸患,祸害天下数百年。那么,这个小人是谁 ,他是怎么变那么利害的呢?故事就得从汉宣帝临终时的那道遗诏讲起了。毋庸讳言的是,汉宣帝是个好皇上,他什么都好,唯一的缺点就是用情太深,心肠太软,就为这个缺点,可把汉家天下给祸害苦了,怎么祸害的。汉宣帝打小吃苦,是民间出身的皇帝,在民间的时候,有一个共贫贱的爱侣,许平君,许平君死得早,留下一个儿子,刘奭,早早立为太子,刘奭干啥啥不行,汉宣帝也知道,让这小子上台,一定会把江山折腾的不成样子,好多次也有废掉刘奭的打算,但就因为太爱许平君,舍不得下手,就这么一直拖,一直拖,拖到他不行的时候。
小人想帮忠臣,忠臣却看不上,于是他立马反水,祸害天下数百年
文章插图
前48年,汉宣帝终于到了龙驭宾天的时候,话说他走了不要紧,走了之后江山交给谁,总得留句话吧,对这个问题,汉宣帝只能看看傻了吧唧,干啥啥不成的刘奭,心里那个担心,担心怎么办?能怎么办,还是仿照汉武帝托孤,给他留几个顾命大臣吧,这样一来二去,选中了三个人,谁?外戚史高,大臣,太子刘奭的老师,当世大儒萧望之、周堪,任命:史高为大司马、车骑将军,管内廷;萧望之为前将军、光禄勋;周堪为光禄大夫,一起负责外廷。汉宣帝的我主意是:萧望之、周堪是当世大儒,士族首领,他俩好好合作,能防止外戚做大;史高呢,本事不行,但背景深厚,外戚中很有些威望,有他坐镇内廷,可以防止士大夫控制皇帝。如此双方制衡,实在完美的不得了,安排妥当,汉宣帝放心的离去,留下刘奭,继位当了皇帝,是为汉成帝。汉成帝虽然有点仁爱,一辈子没怎么杀人,但有两个致命的缺陷,什么缺陷:好色、没主意。
小人想帮忠臣,忠臣却看不上,于是他立马反水,祸害天下数百年
文章插图
好色让他流连花丛,懒得打理朝政,没主意呢,本来就懒,再加上这个毛病,那自然是谁的主意都听,一旦双方有了争执,很好,你们自个儿商量着办。如此一来,史高,萧望之双方就直接对上了,史高眼窝子浅,只顾当下,只顾自己的利益, 萧望之呢,既是大儒又是士族首领,算个忠臣,有点忧国忧民的意思。双方理政理念不同,代表的利益群体不同,还都掌握了大权,所以,打汉成帝一上任,双方就开始争斗,而且争斗的特别厉害。说起来还是萧望之等读的书多, 棋高一着,他自个儿也明白,单凭士族,也就是读书人的额力量跟外戚斗,肯定斗不过,斗不过怎么办?必然要寻找别的帮手,可这个帮手该找谁呢?恰巧,汉朝有个传统,自吕雉篡权之后,外戚跟宗室就一直不对付,自来敌人的敌人不就是自己的朋友吗?主意拿定,立马看上也喜欢读书,编写过战国策,楚王刘交的玄孙,在士族当中也有点威望的刘向,出于同善相济的缘故,双方一拍即合。
小人想帮忠臣,忠臣却看不上,于是他立马反水,祸害天下数百年
文章插图
一拍即合之后呢,萧望之等马上推荐刘向当散骑宗正给事中,留在皇帝身边,专门监督皇帝的过失,用意很明白,说句诛心的话,就是为了控制皇帝。萧望之等一出手就是狠招,史高急了,他怎么办?双方势力均等,他还有活下去的希望,如今明显萧望之做大,就这么束手待毙吗?自来无能都是相对的,如今刀子都架到脖子上,还无能,那不是傻大个吗,很显然,史高不是,他也得找帮手,可这个帮手该找谁呢?宗室,不可能,人家本来就看不起外戚,士大夫,更不可能,那是萧望之的地盘,如此一来二去,就没史高的活路了吗?当然不是,危急关头,史高的聪明劲儿冒了上来,看上一个当时几乎没人关注的群体,谁?宦官。宦官,专门伺候皇帝的奴婢,萧望之等君子自然是看不起的, 可史高呢,就看上他们可以专门伺候皇上,跟皇上的感情,那可不是什么散骑宗正给事中可以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