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证据:严谨地追寻具体的事实真相( 三 )


文章插图
晚年托尼·朱特与他的家人、学生在一起。而六年过去,当巴以局势持续恶化,“糟糕、矛盾的现实日益凸显”,朱特则又一次试图回应“越来越多的人在说‘两国解决方案’,可越来越少的人真的相信该方案能够成功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应该做什么”的问题,因此他给这篇文章起名为“还要做什么”。这篇写于2009年夏天的文章一直没有最终完成并发表,但霍曼斯此次却把它收入文集。在她看来,即便朱特并没有将这篇文章打磨到他满意的水平,但霍曼斯却在其中看到了“一种真正的智识的勇气”,它是朱特坚持不懈怠地去检视自身并调整立场的勇气,严谨地关注细节,不断让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即使是曾经坚守的原则也要考虑到事实的变化,从而相应“给出自己诚实、明确的说明”。这亦是托尼·朱特一直怀有的“真诚之心”。因为2001年的“9.11事件”,我逐渐以一种论战的姿态介入到了美国的公共事务当中……我觉得可以毫不过分地说,我似乎越来越迫切地投身于一场美国的对话:在一个自我审查和整齐划一的时刻,主张我们可以公开地、不受限制地讨论那些令人不快的问题。享有媒体话语权和高校工作保障的知识分子,在政治的多事之秋肩负着一项独特的责任。在那些年里,我能够大胆直言而不会对我的事业造成多大影响。这在我看来差不多就是责任的定义,至少在我自身的情形中是如此。——托尼·朱特,《思虑20世纪》。作者:李佳钰编辑:余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