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证据:严谨地追寻具体的事实真相

事实与想法,孰轻孰重?两者是什么样的关系?事实的重要性和决定性,至少在经常被诟病的“立场先行”中得到了描述,也得到了承认。然而,在具体的言行中做到尊重事实、信仰证据,绝非是一件易事。既需要勇气,也需要真诚。“事实改变之后,我的想法也随之改变。”英国历史学家托尼·朱特在写作中经常引用这样一个说法,据传来源于经济学家约翰·凯恩斯,因为在托尼·朱特的眼中,事实与想法不是一回事,面对事件的发展和事实的变化,及时调整相应的想法和立场,是对自己和对历史的诚实。他甚至据此批评过他曾经的老师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尊重证据:严谨地追寻具体的事实真相
文章插图
托尼·朱特(Tony Judt,1948-2010),历史学家,以其对欧洲问题和欧洲思想的深入研究而闻名于世。1948年出生于英国伦敦,毕业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和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先后执教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纽约大学。1995年创办雷马克研究所,专事欧洲问题研究。主要著作有《战后欧洲史》《重估价值》《责任的重负》《未竟的往昔》《记忆小屋》《思虑20世纪》等。托尼·朱特显然不是一位置身事外的历史学家。他回顾二十世纪的现实世界,思考以色列、法国、英国、美国、中欧与“纳粹大屠杀”等政治与文化议题,即便他对以色列的审慎判断还招来了读者和学者的批判、争议和谩骂,他也并不畏惧。不是因为坚定自己的立场,更不是因为掌握何种真理。而恰恰相反,他坚决不让自己停滞在不可动摇的立场之上,他引用伯纳德·威廉姆斯关于真理(truth)(truthfulness)撰文? |? 新京报采访人员 李佳钰?托尼·朱特有两个不同的知识者身份:“历史学家”和“公共批评者”。同时,它们背后还有另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学者”。作为一位历史学家的托尼·朱特,以其对欧洲问题和欧洲思想的深入研究闻名于世,其著作《战后欧洲史》,被誉为“短时间内无法超越的伟大著作”。同时,作为一位公共批判者,他谈知识分子的“介入”和道德责任,更以公共写作理性地践行着这种“介入”,使体面的智识生活、温和的而有成效的真理观得以可能。向往良善生活严谨地追寻具体的事实真相
尊重证据:严谨地追寻具体的事实真相
文章插图
《事实改变之后》,作者:托尼·朱特 ,编者:珍妮弗·霍曼斯,译者:陶小路,版本:三辉·中信出版集团 2018年1月从阅读的角度来说,相较于托尼·朱特的思想传记《思虑20世纪》,《事实改变之后》似乎更难进入。一方面是因为它是一本合集,收录了他自1995年至2010年间发表在《纽约书评》《新共和》及《纽约时报》上的评论文章(兼有书评和时评)(例如为诺曼·戴维斯《欧洲史》写的书评“罪行与过失”)(比如在“战后欧洲谈‘邪恶问题’”中谈及汉娜·阿伦特以及在“论《鼠疫》”谈及加缪)问题的关键就是道明实情,而非找出何为更高的真理,然后遵从于它。你要尽自己所能告诉世人你所知道的一切。——托尼·朱特,《思虑20世纪》。霍曼斯说,“在这些文章中,你会看到托尼既是一个头脑清晰,相信事实、事件、数据的现实主义者,也是一个追求过上一种良善生活,不只为自己也为社会而生活的理想主义者。”这两重身份也着实贴合朱特在这本书里给人留下的印象:严谨追寻具体的事实真相,同时也不丧失对良善生活的向往。他对事实的看重,正好对应着这本书的标题。名字是儿子丹尼尔取的,源于朱特很喜欢并认同的一句话(据传这句话出自凯恩斯)(四)(被朱特视为“对我们的历史认知带来影响最持久的作品”)“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
尊重证据:严谨地追寻具体的事实真相
文章插图
《革命的年代:1789-1848》《资本的年代:1848-1875》《帝国的年代:1875-1914》《极端的年代:1914-1991》,作者: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译者:贾士蘅等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 2017年8月。英国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最重要的代表作,全面展现从1789年到1991年两百多年以来现代世界的巨变进程。而朱特却坚决不让自己停滞在不可动摇的立场之上。他曾在思想自传《思虑20世纪》与蒂莫西·斯奈德的对答中,引用伯纳德·威廉姆斯关于真理(truth)(truthful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