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灵寺石窟造像( 四 )


炳灵寺石窟造像
文章插图
这些佛教彩塑不仅全面体现了辽代佛教彩塑的艺术风格特征和佛教神韵,而且也是辽代社会审美情趣和雕塑水平的典型体现,更是现今遗存辽代佛教塑像的重要艺术瑰宝。
下华严寺佛教彩塑的主要类型如下:
炳灵寺石窟造像
文章插图
炳灵寺石窟造像
文章插图
炳灵寺石窟造像
文章插图
炳灵寺石窟造像
文章插图
炳灵寺石窟造像
文章插图
炳灵寺石窟造像
文章插图
炳灵寺石窟造像
文章插图
1、三世诸佛造像
三世佛即过去燃灯佛、现在释迦牟尼佛、未来弥勒佛。薄伽教藏殿中的三座主尊造像,释迦常作说法印,燃灯作定印,弥勒作施无畏印或与愿印。佛像周边有菩萨、天王和供养人,汇集一堂,共30余尊。薄伽教藏大殿内三主佛造像都呈结跏趺莲花座,造像高度约5.2 米;其他菩萨、 弟子和天王造像多呈站立状,造像高度约在2.8-3 米之间。
炳灵寺石窟造像
文章插图
2、 菩萨造像
下华严寺中的菩萨造像,就是作为主佛的胁侍菩萨同时被供奉的,主要的类型有四大菩萨、胁侍菩萨和供养菩萨。
(1)四大菩萨
炳灵寺石窟造像
文章插图
炳灵寺石窟造像
文章插图
四大菩萨彩塑的整体造像风格,肃穆庄严,菩萨神情清净优雅,姿态优美飘逸。其中,观音菩萨头戴高冠,阔袖,胸饰腰结,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认为,这尊菩萨彩塑为辽代雕塑的精品。
炳灵寺石窟造像
文章插图
炳灵寺石窟造像
文章插图
文殊菩萨头戴花冠,神态祥和悲悯,胸饰腰结,超然端坐于莲台,佛座下方还有双跪前蹄且身披彩缎的骏马。这种造像风格与汉地截然不同。在一般寺庙中,文殊菩萨造像风格多是安坐在狮子背上,而薄伽教藏殿内的文殊菩萨却端坐在马驮的莲台座上,十分典型地体现了辽代契丹作为一个游牧民族的特点。这种独具民族风貌的佛教造像风格,将契丹族风俗民情和佛教文化有机天然地结合在一起的艺术形式,为当代进一步考察和研究佛教文化与民族习俗相融合的过程,提供了珍贵的历史与文化的实物依据。
炳灵寺石窟造像
文章插图
炳灵寺石窟造像
文章插图
炳灵寺石窟造像
文章插图
普贤菩萨,面容圆润丰满,五官眉清目秀,神情文雅庄重。
炳灵寺石窟造像
文章插图
地藏菩萨,头戴高冠,宝缯披肩,胸饰腰结,宽袍大袖。综上可知,华严寺内的四大菩萨无论是面相,还是装饰均深受唐代的影响。
(2)十方菩萨(胁侍菩萨)
炳灵寺石窟造像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