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书香一路歌


一路书香一路歌
文章插图
文/王辉成
一路书香一路歌】在我的记忆里,我们整整一代人的童年都是在贫穷的物质生活和贫乏的精神生活中度过的。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从小就在父母的教诲下,懂得“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的道理。因此,我从小学时起,就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哪有钱买书?于是,借书来读就成了我的常态。就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我还是读到了很多在今天看来不值一提的好书。我读过的第一本长篇小说,还是初中时去同学家串门,在他家墙角一堆破烂衣裳堆里看到的,一部没有了封面和封底的半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当然,书名是我以后才知道的。我自己买的第一本书是在我村供销社看到后给奶奶要钱买来的《马背上的少年》,我们那个年代看到读到的书大多是与战争有关的,像《野火春风斗古城》《苦菜花》《把一切献给党》《工作着是美丽的》,今天很多孩子可能听都没有听过。当然,他们津津乐道的《名侦探柯南》等漫画书和《红警》《古墓丽影》等游戏攻略,我们那时也是连听都没有听过的。
一路书香一路歌
文章插图
童年的记忆,影响我们一生。后来,当我们走进高中、大学,在学校图书室里,看到一排排书架上堆满了古今中外各种名著时,几乎是如饥似渴般的发奋苦读。于是,我们读到了少年时梦寐以求的各种名人名著。34年前,我初中毕业,考入一所师范学校,第一次走进图书室。那时,无论酷暑寒冬,只要有书读,就不觉得苦。我一股脑儿扎进书堆里,仿佛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我被各种各样以前根本没有机会见到的书所吸引。也就是从这时起,我才真正理解了“一个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是什么感觉。于是,每到借书时间,流连于高大的书架间,像寻找失散已久的亲人般,在高低不平的书页间摩挲,目光在一本本书脊间快速的检索,就成了最快乐的事情。就这样,虽然那时的物质生活极度艰苦,有了书的陪伴,我们没有感觉到生活的贫乏。
参加工作后,读书渐渐地成了生活的必须。一路走来,从初入职场时为了应试拿文凭读书,到提升个人专业技能读业务书,再到追随个人兴趣读书休闲,几十年中连自己都不知道读了多少书。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读书越来越少了,也是不争的事实。前段时间给学生补充课外文言文,读到袁枚的《黄生借书说》“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颇有感慨。就在上个周末,一个朋友打电话,向我提起杨绛的《我们仨》,我才惊觉自己已有好久没有读文学书了,于是急忙走进书房,从错乱的书架上抽出一本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了起来。
后来,从“1+1教育网”上,读到我的老乡李鹤老师的博客,我更是汗颜,自愧不如。想到自己俗务缠身,天天沉溺于各种应酬,虚度华年,浪掷光阴,不觉出了一身冷汗,因此才想到了自己早年的读书生活,以此警醒自己,重新回到书旁,做一个快乐读书人。
壹点号王辉成
找采访人员、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采访人员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