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名伶孟小冬:早年经常演不大“归路”的戏

著名女伶孟小冬,生于1907年,殁于1977年。她原名若兰,字令辉,祖籍山东,生于北京,出身于梨园世家。她伯祖父孟六,是清朝同治年间有名的武净演员。祖父孟七,也是清末与谭鑫培同时的文武老生演员。伯父孟鸿茂是南方颇负盛誉的小花脸演员。父亲孟鸿群也是著名的武生演员。她还有三个叔父,大叔父孟鸿寿是南方名丑,二叔父孟鸿荣和三叔父孟鸿芳都是唱老生的。她的堂兄孟小帆,也唱文武老生。
孟小冬7岁就和她父亲、伯父以及叔父等学老生戏,12岁就随她父亲、伯父等在南方各地演出,经过不断的舞台实践、日常观摩和自身的天分,两年中,她的技艺大有提高,尤其在她父亲严格的要求下,她的基本功,如靠背、武打等,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来又拜仇月祥为师。仇月祥本工是唱小生的,后改老生,原是名小生朱素云的徒弟。孟小冬拜仇月祥为师后,就改名“仇乐弟”,后来又仍改叫孟小冬。
追忆名伶孟小冬:早年经常演不大“归路”的戏
文章插图
孟小冬之《珠帘寨》
自拜仇月祥为师后,孟小冬所学的戏,除刘派(刘鸿升)、孙派(孙菊仙)和汪派(汪笑侬)以外,都是一些海派戏。刘派戏如《斩黄袍》《辕门斩子》《托兆碰碑》,孙派戏如《马鞍山》《硃砂痣》,汪派戏如《刀劈三关》《马前泼水》《献地图》等,经她演来,嗓音和功架都相当的不错,很受观众的赞赏。
14岁时,孟小冬搭进了上海大世界的乾坤大剧场演出,当时同台有盖叫天、林树森等,由于她嗓音高亢圆润,不带女音,再加上扮相英俊大方,功架纯熟,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约在1922年,她被约又搭入了共舞台,和当时上海滩红极一时的女伶露兰春挂并牌演出。在《宏碧缘》连台的本戏中,她和露兰春分扮前后部的骆宏勋,在唱念做打各方面,二人各具所长,不相上下,极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尽管声誉日隆,然而她所学的剧目,除刘派、孙派、汪派以外,经常演的一般都是些不大“归路儿”的戏,尤其她参加共舞台以后,不但所演的多是连台本戏,而且受了露兰春的熏染,所以她的艺术一直没有走上京朝谭、余派的正宗路子。
孟小冬之《捉放曹》
孟小冬自入共舞台后,声名提高了好几倍,当时上海有好多男青年对她追着不放,其中有的是属于对她艺术钦佩热爱,然而也有一些流氓地痞故意捣乱纠缠不休,使她颇感不安。后来见到露兰春下嫁黄金荣,她更是深有所感,想到自己每天和这些大流氓、大巨头在一起,将来也难逃脱露兰春这样的下场,于是她就决心借口辞退了共舞台,于1924年悄悄地离开了上海。
她首先到了天津,经友人介绍,结识了天津谭派名票王君直,受到王君直的启发和鼓舞,自知所演的戏都不够“归路儿”(即不够派别),由此她在王君直的引导下,决心到北京深造。
大约在1926年,孟小冬搭入了北京城南游艺园。当时所演的戏,仍然是《刀劈三关》《马前泼水》等一般北京不常演的剧目。她在北京,除出演游艺园,同时又和陈秀华学谭派戏,并经著名琴师陈彦衡指点谭派的唱腔,艺术水平日有提高。在城南游艺园搭班不久,又由王君直介绍孙佐臣为她操琴调嗓,由此声望日盛,于是决心抛弃原来所学的戏路,专工谭派戏路了。在北京天津演出时,孟小冬深受广大观众的热烈捧场。
追忆名伶孟小冬:早年经常演不大“归路”的戏
文章插图
孟小冬之《空城计》
约在1930年,梅兰芳从美国回来成班演出,当时孟小冬也正在北京演出,她和梅兰芳形成了打对台的局势,双方的营业难分上下,故此孟小冬的声望更是红极一时,被誉为全国驰名的女老生。同时由于不断地和梅兰芳在堂会中同台演出生、旦并重的剧目,如《梅龙镇》《四郎探母》《红鬃烈马》等戏,彼此不但在艺术上有所羡幕,就是在相互感情上也更加深厚,最后终于同居生活了。然而好景不长,一场怵目惊心的杀人案件拆散了这一对名伶。梅兰芳南下暂居,孟小冬也避居北京没有出演,只是专心学习余派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