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聚焦】老家记忆!古代为啥“贼人不进枪杆刘”?

在许昌市区,枪杆刘之名几乎家喻户晓。问及枪杆刘的位置,很多人知道在市区以南。但至于枪杆刘的来历,恐怕很多人说不上来。其实,枪杆刘因清代当地刘姓人家善于做红缨枪枪杆而得名。
本期《许昌往事》,采访人员探访枪杆刘社区,为您揭开这里的历史。
枪杆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公楼 采访人员 黄增瑞 摄
人文枪杆刘
01
枪杆刘得名与红缨枪枪杆有关
向上滑动阅览
话说在枪杆刘社区东边约两公里,有个地方叫薛家坡。就是今天的建安区许由街道办事处梨园社区的薛庄村。历史上,薛家坡旁有条官道,往南通武汉,往北通北京,为交通要道。
“刘家发家有几种说法!”78岁的陈长根对采访人员说,第一种说法颇有传奇色彩,与官银丢失案有关。
有一次,官府运送官银入京。驮着金银的骡马队经过薛家坡时,遭遇附近土匪抢劫。护银官兵与众土匪打成一团,驮着官银的骡马受到惊吓,四散跑开。这些运送官银的骡马跑了一阵,看到刘家高大气派的门楼,以为是官府,便用前蹄扒拉刘家的大门。
“刘家人听到外面的动静后,便打开大门,让骡马进了院子。刘家人一看骡马上驮着的都是‘银两翘’(元宝的俗称),就卸下银子。而几匹骡马因为身上刺有官印,刘家人不敢留,就把它们赶跑了。”陈长根说得绘声绘色。
很快,朝廷开始查办官银丢失案。查办文书下达至许州县衙,知县很为难,遂传全县的秀才到县衙商量应对方法。最终,许州知县采用了秀才陈明凤所写的文书并回复了朝廷。
文书中,陈明凤的一句话流传至今。陈长根说,这句话就是“四十五里薛家坡,三面靠山一面靠河”。朝廷官员看到此话,以为薛家坡这个地方方圆有四十五里,地广人稀;三山环绕,紧临大河。看来此地十分险要,劫匪来无影去无踪,想要找回官银很难。最终,朝廷追查官银的事就不了了之。而老刘家得了官银后,重铸银两,去掉官印,从此发家。
实际上,“三面靠山”中的“山”,说的是许昌的裴山庙、泰山庙、洪山庙,“一面靠河”中的“河”,说的是城东的高低河。
第二种比较靠谱的说法与红缨枪有关。据《许昌县志》记载,枪杆刘之名,最早见于清乾隆十六年的《重修驻众神庙碑》。当时刘姓人家制作的红缨枪枪杆远近闻名,遂改称枪杆刘。
枪杆刘社区党支部书记陈艳锋说,枪杆刘挨着许扶运河,河沟里长有粗实的荆条。他记得小时候家里的十字镐、洋镐的把都是取自这些荆条。村东清潩河河堤上长有白蜡木,白蜡木长不大,但韧性好,结实不易折,用桐油浸泡后防虫,是做红缨枪枪杆的最佳木材。
刘家庄有尚武习俗,一方面强身健体,一方面抵制匪患,保卫家园。因此,在古代乱世,就有“贼人不进枪杆刘”之说。老刘家制作的枪杆因为质量好,行销周边州府,逐渐成为富甲一方的大豪绅。随着老刘家产业扩张,雇佣的人不断增多,便在周边发展出一个个 村庄。现在枪杆刘社区的陈庄村、大王庄村、小王庄村、申庄就是因此而来,与枪杆刘村并称“南五村”。
枪杆刘社区因清代此地老刘家善于制作红缨枪的枪杆而得名。资料图片
02
刘家人明朝从山西迁居于此
向上滑动阅览
“我们枪杆刘社区的来历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陈长根说,明朝洪武三年至永乐十五年,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有记载的大规模官方移民就有18次。其中有刘姓族人迁移至许昌,看城南土地肥沃,河水清清,就在这里落户,称为刘家庄。
“刘家人迁移到这儿之前叫庙沟。因为此处有座火神庙,庙旁边有条路,路边有个大沟,所以叫做庙沟。”74岁的邹红恩补充道。
陈长根说,自己年轻时跟着村里的老辈人在生产队里干农活。农闲时五六个老人坐在一起闲聊,讲述枪杆刘村老刘家的往事。陈长根便在旁边一一记下,加以汇总。
社区居民陈长根(右一)、陈清合(中)、邹红恩接受采访人员采访。采访人员 黄增瑞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