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是怎样变成战国的?都是打出来的!( 二 )


春秋是怎样变成战国的?都是打出来的!
文章插图
正因如此,春秋时期军队的规模都不大。按照《周礼》的规定,一个军12500人,周天子能有6个军,也就是75000人;诸侯最多有3个军,即37500人。春秋中期,晋楚之间的城濮之战,每一方出动的军队规模也就三四万,这已经是两国间决定性的会战了。但到了战国,这么小打小闹已经不足令让各国君主满意了。军队必须扩大,而“国人”数量终究有限,于是大家就把算盘打到了“野人”身上。首先突破规则的是赵国的赵简子。当时赵国还只是晋国的赵家,跟其他两个大家族中的行家和范家开战。一家对两家,人手显然是不够的,赵简子就把所有能拿武器的人都凑了起来,并且鼓励他们:“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别说“野人”,连奴隶都用上了。这个迅速扩大军队规模的办法迅速被各国效仿。魏国的李悝变法更是明确建立普遍征兵制度,来取代以前的“国人”参战制度。秦国的商鞅也在变法中借鉴了李悝的先进经验,并引申出军功爵制。于是,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迅速扩大。大名鼎鼎的秦赵长平之战,被坑杀的赵国军队就有40万,双方参战总兵力更超百万。即便是历史记载有所夸张,但无论如何,那时的军队规模和战争规模一定是比春秋时期有了成倍、乃至成十倍的增长。
春秋是怎样变成战国的?都是打出来的!
文章插图
军队规模扩大了,打仗的方法也随之改变。周王室的《周礼》对打仗的方法作了规定,包括打仗双方必须约定好时间地点,打仗之前双方都要等对方先把阵势摆好,打仗的时候不能直接针对对方的主帅,赢的一方必须适可而止、不能拼命追杀……我们今天看来,这样的战争更像一个决斗!怪不得史学家钱穆认为,春秋时期是中国“贵族文化”的巅峰时期。从春秋中后期起,各种战术、策略和谋划陆续出现。大家在打仗中运用了自己的谋略,《孙子兵法》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这个时期也偶有遵循“君子之战”的“老实人”,如宋襄公,结果自然是大败而归。
春秋是怎样变成战国的?都是打出来的!
文章插图
仗越打越大、越打越复杂,也就意味着需要的各种保障越来越多。为了保证战争的胜利,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开展了一系列变法或改革,随之而来的,是井田制让位于均田制、分封制让位于郡县制、世卿制让位于官僚制……而诸子百家的思想,也在这样一个“大争之世”得以大放异彩!春秋时期,各诸侯还是以周王为尊,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争夺霸权;到了战国,周礼已“礼崩乐坏”,各诸侯凭实力为统一天下而战。正是基于上述变化,战国时代的列国争霸才变得格外激烈和精彩,战国的“战”才得以名副其实。也正是有了如此激烈的碰撞,才让中华文明褪去了孩童时代的迷茫与懵懂,真正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