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是怎样变成战国的?都是打出来的!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诞生了影响中华文明两千多年的儒墨道法兵农等诸子百家,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最包容,最大气的时代之一;诞生了中华文学的根基,诗经、楚辞等是中华文学可追溯到的源头;诞生了全新的军事斗争形式,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参与的大规模战争,辅之以各种谋略,奠定了中华军事思想的基础;这个阶段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英雄时代,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战国四公子、四大名将……有太多名耀千古的君王、名臣和良将留下了绚烂夺目的印记。可以说,就是在这个阶段,中华文明从蹒跚学步、跌跌撞撞的婴幼儿,成长为剑眉星眸、意气风发的翩翩少年。那么,同样是诸侯混战的年代,为什么还要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呢?小编这就为您做一个通俗的解释,让大家轻松理解这两个阶段的重大区别。
春秋是怎样变成战国的?都是打出来的!
文章插图
相较于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的最大变化当属周王室的地位。春秋时期,各诸侯虽然已经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但表面上还是得听从周天子的安排,因为只有得到他的封赏,才能成为名正言顺的诸侯。而胆子大些的如楚庄王,得到封赏后还要问问九鼎的重量,调戏一下周天子。总的来说,周天子这个时候还是天下共主,各路诸侯也还是“周”大国下的小国。但到了战国,周王室就从原本的吉祥物和橡皮图章彻底变成了路人甲。以前打仗,各国还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拉出周天子当大旗,比如齐国讨伐楚国,理由就是楚国不向周天子进贡滤酒的苞茅,结果害得大家没酒喝。到了战国就不一样了,打仗就打仗,关周王室什么事?最多也就是借个道而已。
春秋是怎样变成战国的?都是打出来的!
文章插图
到了“三家分晋”的时候,瓜分了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因为是各国臣僚中第一批篡位的,心里发虚,所以去找周威烈王,要求册封自己为诸侯。周威烈王或是惧三国实力不敢不准,或是想分解各国君权力以谋周天子重领天下,总之立即批准。这一批准造成了一个严重后果,相当于给其他国家立了一个标杆——家主造主公的反竟是有理的!几十年后,齐国也依葫芦画瓢,出了个“田氏代齐”事件——姓田的臣子取代姜家人成了齐国的国君,同样也得到了周天子的册封。这个时候的周王室更加衰弱,对谁也没勇气拒绝,只好一概承认。从此以后,王为尊的社会制度被彻底打翻,大家赤膊上阵攻城掠地,也顾不得吃相好不好看了,这也是把“三家分晋”作为春秋和战国时期分界线的重要原因。
春秋是怎样变成战国的?都是打出来的!
文章插图
到了周显王四十四年,秦惠文王在一众传统诸侯中第一个称王,其他诸侯也纷纷效仿,连中山国这样的 “野蛮人”的首领也自称为王,周王室已经堕落到夹缝里求生存了。窘迫到什么程度呢?《战国策》里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一次,一个韩国的通缉犯躲到周王室,周王室收留了他14天,最后还是心里没底,把他“礼送出境”。韩国后来知道了,派人上门讨说法。周王室回复道:“我知道他是你们的通缉犯,所以把他扣留下来等你们来抓,结果你们迟迟不来。这个通缉犯那么厉害,我们哪里留得住,你们又不派人来抓,我们只好让他走了。”这一波“抖机灵”让人捧腹之余,却也暴露出这个时候周王室是何等衰弱!
春秋是怎样变成战国的?都是打出来的!
文章插图
周王室是如此虚弱和卑微,周王室当年定下的“周礼”自然就没人理会,其中也包括军事规定。按照周王室的规矩,不是谁都能参军打仗的。那个时候,各国的人口分成两种:住在城镇里的“国人”和住在乡下的“野人”。其中“国人”属于征服者,有权参政议政;“野人”是被征服者,老老实实种地服苦役就好了。打仗属于光荣的事情,只有高贵的“国人”才能参加。看起来是不是有点眼熟?没错,这个路数跟希腊罗马时期一样,只不过欧洲把这种“上等人”叫做——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