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与范蠡携手泛舟五湖?真实的情况可能并没有那么美好

西施,古代“四大美女”中的第一位。关于她最有名的除了绝世的美貌之外,那就是为了越国复国,到吴国去用美色蛊惑吴王夫差,最终帮助越国消灭吴国。越王勾践也因此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而西施牺牲小我的爱国主义精神两千多年来也一直为人津津乐道。
西施与范蠡携手泛舟五湖?真实的情况可能并没有那么美好
文章插图
西施
西施结局
作为中国古代最为有名的女间谍,西施的美貌在当时的越国那是第一位的,这是成为女谍的必要条件。传说当中关于西施的美貌有正面描写的“沉鱼”的故事,也有侧面描写的“东施效颦”的故事。对于这样一位爱国的美女她的结局两千多年来也是一直争论不休,总结一下,有这几种情况:一是衣锦还乡,二是泛舟五湖,三是水中沉杀。
衣锦还乡
唐朝宋之问《浣纱篇赠陆上人》:“越女颜如花,越王闻浣纱。国微不自宠,献作吴宫娃。山薮半潜匿,苎萝更蒙遮。一行霸句践,再笑倾夫差。艳色夺人目,斅嚬亦相夸。一朝还旧都,靓妆寻若耶。鸟惊入松网,鱼畏沉荷花。”
宋之问是唐朝著名诗人,他的观点是西施在帮助越国消灭吴国后,功成身退,衣锦还乡,回到了家乡会稽。宋之问曾被贬到岭南,到会稽游览过,应该是做过考察。不过因为宋之问的人品太渣,他的观点几乎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只有宋朝的姚宽在《西溪丛语》里提到过。
西施与范蠡携手泛舟五湖?真实的情况可能并没有那么美好
文章插图
西施别越
支持这一观点的人很少,也没有其他的史料可以证明。有功之臣衣锦还乡这是很多人的愿望,也是大多数老百姓的美好期望,但是纵观古今中外,间谍能功成身退的不多,能成功完成任务就不错了,毕竟工作的危险性很高,况且有功之人被杀的也不在少数。
总之,除了宋之问有这个说法,其他地方也不见有记载,可信度不高。
泛舟五湖
相对于衣锦还乡,西施与范蠡携手泛舟五湖更显得温馨和浪漫,也更符合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西施与范蠡携手泛舟五湖?真实的情况可能并没有那么美好
文章插图
范蠡湖
唐朝杜牧《杜秋娘诗》:“夏姬灭两国,逃作巫臣姬。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
宋朝柳永《瑞鹧鸪·二之二》:“全吴嘉会古风流。渭南往岁忆来游。西子方来、越相功成去,千里沧江一叶舟。”
宋朝苏轼《水龙吟·黄州梦过栖霞楼》:“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
从唐、宋著名诗人的著作中都能看到对于西施泛舟五湖的说法。同是泛舟五湖,南宋的罗大经在他的《鹤林玉露》里提出了不同于浪漫温馨的泛舟原因,说范蠡带走西施不是贪图西施的美色,而是意识到以西施蛊惑夫差致使吴国灭亡的能力,极有可能蛊惑越国。范蠡虽然离开了越国,但是他还是很爱国的,绝不允许有人颠覆越国,所以就把西施带在身边自己亲自看管。对于西施这样的危险分子,范蠡是要对她进行“终身监禁”。
西施与范蠡携手泛舟五湖?真实的情况可能并没有那么美好
文章插图
西施故里
这种说法虽然有其合理的地方,但是毕竟是小说之言,罗大经主要还是为了美化渲染范蠡的高尚品质。不管怎么说他也是认同泛舟五湖的说法的。
对于这一说法主要是来自唐朝陆广微撰写的一本地方志《吴地记》。《吴地记》里引用了《越绝书》中的说法:
“西施亡吴国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越绝书》是一本记载古代吴越地方史的杂史,对于这本书的作者和成书年代至今都是一笔糊涂帐,成书年代从春秋到西晋,终不确定。而且如今能查到的版本中并没有西施和范蠡泛舟五湖的记载,或许是年代久远内容有缺失,或许是《吴地记》假托《越绝书》杜撰了这个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