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生》清朝读书人的悲剧,生前屡屡失败,死后还要继续奋斗( 二 )


 《叶生》清朝读书人的悲剧,生前屡屡失败,死后还要继续奋斗
文章插图
业障为什么科举制度是叶生一辈子的业障?原来,在遇到丁公后那次乡试失败之后,叶生就因病而亡了。他本来已经形如枯槁,却突然精神焕发同丁公上路;他屡试不第,却能帮助丁公子押对7题,这都是蒲松龄在故事情节中埋下的伏笔。叶生和丁公互为知己,丁公于自己又有知遇之恩,再加上自己中举的梦还未得实现,故而以鬼魂相托,报答丁公。丁公也不妄为知己,自己的儿子功成名就之后,他也没有忘记帮助叶生实现梦想。叶生终于戴上了举人的帽子,但我们却感受不到一丝欣喜,反而细思恐极,为叶生及那个时代的读书人感到可怜可叹。
 《叶生》清朝读书人的悲剧,生前屡屡失败,死后还要继续奋斗
文章插图
生不能求得功名,死后还要继续追求,这是对肉体和灵魂的双重折磨;叶生活着的时候考不上举人,不是因为才华不够,而是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这是一出悲剧;丁公子的科举之路,一定程度上依靠了父亲的势力,这是对科举制度背后黑暗面的揭露;叶生中举,又是靠丁公子捐来的功名,更可怕的是在故事末尾,丁公子听说叶生已死的消息后,痛哭一场,将叶生“葬以孝廉礼”,而叶生的儿子后来也是在丁公子的帮助下,获取了秀才的功名。叶生的悲剧,并没在他死后画上休止符,他的儿子又将为一场新的功名之路拉开了序幕。让叶生的儿子继续追求功名,也许是中国人“诗书继世长”的传统价值观,但用今天的眼光回首封建科举制度,上一代人已经被毒害,却没有醒悟,反而让下一代在错误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真是时代的悲哀。也许叶生至死也没想明白,让他毁灭的,正是他竭尽心力为之奋斗,为之挣扎的功名!
 《叶生》清朝读书人的悲剧,生前屡屡失败,死后还要继续奋斗
文章插图
蒲松龄与叶生清代著名的《聊斋志异》评论家冯镇峦曾说:叶生的故事是蒲松龄的自传,每次读到这里都会感到心痛。要读懂叶生,就要了解蒲松龄。蒲松龄和叶生一样,是个为功名奋斗一辈子的悲剧人物,他19岁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就以县、府、道三试第一的好成绩得到当时大家施闰章的赏识,像极了丁公对叶生的欣赏。心怀壮志的蒲松龄,本来应该由秀才、举人、进士的功名之路顺畅地走下来,成为人生赢家。可谁知他从21岁起参加乡试,就再也没有前进一步,像极了叶生“依然铩羽”。更让人心凉的是,25岁那年兄弟分家,哥嫂二人把家中之前的房屋土地都抢走了,只给蒲松龄留下几间破屋子,蒲松龄只好带着妻儿过上了凄苦的生活。
 《叶生》清朝读书人的悲剧,生前屡屡失败,死后还要继续奋斗
文章插图
为了生存,蒲松龄当上了老师,其间也断断续续做过朋友的幕宾,只有在每年过年时才能回家与妻儿团聚,这种生活一直持续到蒲松龄离开人世。文中当叶生回到家里,看到“门户萧条,意甚悲恻”时,又何尝不是自己每年回到家中,看到妻儿的窘迫场景呢?直到70岁那年,蒲松龄才得到了一个“贡生”的功名,但这个贡生跟参加正式考试得来的功名不一样,清朝时,会从秀才中选择较为优质的授予贡生功名,并且贡生分很多种,蒲松龄是“岁贡”,就是专选那些年资长久的人才,贡献给皇帝。蒲松龄从19岁第一次参加科举,到70岁被授予贡生,年资不可为不长久,但对于一个70岁的老人来说,只不过是一个安慰奖罢了。叶生死后,丁公子将其以孝廉的礼制安葬,告慰死者不也是一种安慰吗?纵观蒲松龄的一生,与叶生何其相似,想必蒲松龄在创作《叶生》一文的时候,也代入了自己亲身经历和感受吧,否则他又怎会在故事篇末,用巨大的篇幅在“异史氏曰”中大发议论呢?
 《叶生》清朝读书人的悲剧,生前屡屡失败,死后还要继续奋斗
文章插图
异史氏曰“异史氏曰”的篇幅几乎占了整个故事的三分之一,这在整部《聊斋志异》中都是十分少见的,如此长的篇幅,蒲松龄主要抒发了两件事,第一,感恩老师的知遇之恩:魂从知己,竟忘死耶?闻者疑之,余深信焉。一个人的灵魂会追随知己,以至于忘记自己已经死了,别人不信,但我深信。他还举了倩女的鬼魂追随情郎,知心朋友在梦里相会的故事,何况是读书人,呕心沥血写出的文章能得到赏识,自己又怎会不感恩戴德呢。对叶生来说,知己是丁公,对于蒲松龄,知己自然是施闰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