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收藏|少女曹娥的纪念碑


文物收藏|少女曹娥的纪念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辽博藏《曹娥诔辞卷》的画心 东晋 佚名 绢本 纵32.5厘米 横54.3厘米
文物收藏|少女曹娥的纪念碑
文物收藏|少女曹娥的纪念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赵孟頫跋
《曹娥诔辞卷》上的韩愈题款
文物收藏|少女曹娥的纪念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宋高宗赵构行楷书跋
◎黑择明
展览: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
展期:2020.12.2-2021.3.2
地点:辽宁省博物馆
前几日 , 一个朋友参加了被疫情耽搁的嘉德秋季拍卖会 。他老早就盯上了启功先生的一副对联 , 可以说虎视眈眈吧 。然而他连出价的机会都没有——拍品很快就以57万5千元价格落槌——丝毫不受疫情影响 。
可是这价格高吗?康生的一幅行草 , 节录毛主席《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 , 三军过后尽开颜” , 现场以250万落槌 。而且 , 这幅尺寸小得多 。
或许 , 这个价格与作者身份的特殊性有一定关系 , 我们也不能以拍卖价格论艺术水准高低 , 但有一点是无疑的 , 作者有着深厚的书法功底 ,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值”——虽然是句玩笑话 , 作者显然在魏晋小楷、六朝碑版上下了很大功夫 , 这是看得出来的 。他显然受过名师指点 , 下笔古意盎然 , 得趣于章草体 , 但又不拘泥于章草体 , 颇为老辣 。只有长期对古法(在书法体系里 , 只有魏晋以前的才算“古”)的临摹学习 , 包括真迹与佳拓 , 才能有这样的气息 。笔者曾见过一种上世纪60年代的国家一级文物碑帖出版物 , 如今已经被炒到高价 , 其中有一册辽宁博物馆馆藏《曹娥诔辞卷》墨迹 , 题签就是康生 , 这几个字第一眼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 因为和这件文物本身相映成趣 , 或许他真的直接临摹过这件墨迹 。
辽宁博物馆跨年大展“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吸引了很多海内外真粉在疫情期间依然打了“飞的”往沈阳一观 , 说明此次展品的重磅程度 。除了人人皆知的流量担当宋徽宗《瑞鹤图》外 , 《曹娥诔辞卷》墨迹也赫然在列 , 可能因为它看起来颜色较暗 , 所以很容易被忽略 , 但是它的美学价值并不亚于《瑞鹤图》 。
众所周知 , 辽博之所以有那么多晋唐的真迹 , 与当年溥仪的春秋大梦有关 , 不用赘述 , 能被带出来的都是一等一的国宝 。《曹娥诔辞卷》有很多刻本 , 其中不乏妙品 , 例如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越州石氏本》 , 但是只要把墨迹和这些刻本放在一起 , 就会非常有力地说明 , 学习墨迹对于书法的重要性 , 以及初学者学碑刻若无明师指点 , 一定会走进死胡同的原因——所为天壤之别就是如此了 。
此件墨迹写得风流袅娜 , 刚劲灵动 , 点画精到 , 摇曳多姿 , 且呈现出中国书法从隶书到楷书过渡 , 已经趋于成熟的典型风貌 , 一派古雅的气息 。鉴定界普遍认为这件书法很有可能就是东晋高手所为 , 日本的一些鉴定家甚至认为这就是王羲之真迹 。其实是不是王羲之真迹已经不重要了 , 重要的是通过这件宝物 , 我们得以看见古人自然又美妙的用笔方法 , 能够一窥所谓“魏晋风度”的真正面目 。
但有个问题被忽略了 , 那就是视其为书法珍宝的同时 , 它的文字内容反而不太被人关注 。
“二十四孝”中 , 曹娥投江的故事我们并不陌生 , 属于大众接受度较高的一个 , 它没有“郭巨埋儿”那样恐怖 , 也没有“老莱娱亲”那么做作 。孝道本身没有问题 , 它是基本的人性 , 问题在于它常被利用于施行某种伪善 。生在东汉时期的曹娥 , 她的父亲曹盱是上虞县的一名“巫祝” , 经常需要在水上做法事 , 某日失足落水 。十四岁的曹娥沿江寻父七日不得 , 遂投水而死 , 五日后 , 据说她抱着父亲的尸首一起浮到江面 。这件事情引起轰动 , 这个事情对于儒家社会来说是要“抓典型”的 , 最常见的表彰方式就是树碑立传 , 故而有此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