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散发着负面影响的人物,在小说主人公的眼里是胆小鬼的一种类型,但小说却通过这些人物,折射了当时莫斯科面临的重重危机。
过往我们熟悉的最高领袖发起的对民众的信心鼓舞,在小说里一概不见,这样的乌合之众,是如何抵抗住德军的强大攻势的?
文章插图
三是莫斯科弥漫着怀疑气氛。
小说主人公还是一名刚刚毕业的中学生,他与同学到莫斯科城郊挖反坦克战壕,回城的时候,受到纠察队的排查,怀疑他们是不是奸细与德国间谍。可见这个城市已经草木皆兵,连自己人都受到了冷漠的对待,以往苏联小说里的同仇敌忾的集体意志,根本在小说里看不到。
在小说的第二个重点描写的1943年乌克兰战场上,小说里的炮兵连还没有展开行动,就被德军冲散了。
在邦达列夫的其它战争小说里,苏军都是不堪一击,这样的军队,不知怎么能打败德军的。邦达列夫的战争小说里如果说有一个什么基调的话,那就是恐怖的情绪。邦达列夫作为苏联军事文学的代表人物,已经没有兴趣延续历史上苏联文学中弥漫的英雄情结,渲染的都是苏联军队不堪一击的草包性质。
文章插图
二、苏军内部存在着生死对立。
通常情况下,写到战争,我们看到,一般作家会描写以前有矛盾的两个人在战场上尽释前嫌,握手言欢,但邦达列夫不是这样,他会描写两个过去结怨的人,会在战场上暗使绊子,狠下毒手,置对方于死地。甚至会借力发力,借助敌人的力量,消灭对方。
这真是太恐怖了。几乎邦达列夫的所有小说里,都有这种战场上的战友互泄私愤的情况。
在《选择》中,描写莫斯科保卫战段落时,主人公还是中学生,没有参战,所以还没有涉及到苏军内部的矛盾,然后在第二场乌克兰土地上发生的战争中,主人公的战友伊利亚,就开始与自己的士兵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后来伊利亚的这个坏下属,状告伊利亚丢下炮兵阵地,擅自逃跑,上司非常震怒,要求伊利亚夺回阵地。这无异于去送死。
伊利亚只得去执行这一送死的命令,最后被德军俘虏。
其实,邦达列夫的小说里一直对士兵的逃跑主义深表同情,对士兵的怕死情结抱以理解万岁,这在《热的雪》中就非常明显地存在着。
在《选择》里,伊利亚带着炮兵部队,坚守阵地,但德军一来,就被冲垮了。所以,看邦达列夫小说,觉得很是憋屈,这苏军几乎是纸糊的,德军一冲就垮,而且战场上特别混乱,组织不起有力的进攻。
真不明白,苏军在真实的战场上,是如何取得最后的胜利的。
文章插图
《选择》里的军人,在德军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内部还在搞毛,互使绊子,从没有因为有一个共同的外敌,而减缓这种对立的程度,反而是利用外敌之手,置私仇于死命。
伊利亚被自己的下属陷害,只得执行送死的命令,他自己当了俘虏,而那个陷害他的下属,却死在了这个战场上,这也算是伊利亚的胜利,因为他被这个下属挑拨,上了战场,这个挑拨者本来是想让他死的,但战场上子弹不认人,挑拨者被打死了,伊利亚成为俘虏,他还活着,便成为一个成功者。
这种利用敌人、消灭自己的私敌的行径在邦达列夫小说里几乎每本都有,太可怕了。只能表示无语。
苏联军事文学走到最后,就是投降主义的文学、黑化苏军的文学,苏联不倒塌、不崩溃才奇怪呢。
而当苏联真的瓦解之后,邦达列夫又是痛不欲生,后悔莫及。何苦呢,当初你在写的小说里还是把苏联的存在当成质疑的对象,最后妈不痛、爹不爱不是必然的吗?
- 西莉亚·布鲁·约翰逊《怪作家》,谈论西方文豪的写作怪癖
- 民国最勤奋的作家,一生写3000万字小说,靠稿费养活3个老婆
-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为什么有一些走红的作家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 90后新锐作家周恺首部短篇小说集《侦探小说家的未来之书》出版
- 橙瓜码字100条网络小说写作经验,百万收入作家的真实经历技巧
- 长篇小说《小康之路》出版
- 知名作家:因为其父亲是侵华日军,因此他拒绝生育和吃中国菜
- “老部长”王蒙:86岁仍笔耕不辍的“一线劳力”
- 爆冷!爱潜水的乌贼居然不敌老鹰吃小鸡,遗憾失去年度作家宝座
- 只推荐好书 篇六:史上最强少儿版《西游记》,一位作家父亲送给9岁儿子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