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文:葛维屏
家里的书积的很多,当时一时兴起,买来了,并没有读。所以,只要找到一个由头,便把这些书拿出来,给自己一个仔细拜读的理由。
邦达列夫前一阵子去世,我把家里的一本《热的雪》总算读完了,意犹未尽,便把他的其它作品也找来读了,缺少的,还在网上邮购了几本,一本是《岸》,一本是《选择》。
文章插图
这两本书的译者是同一人,译的是挺顺畅的。
读邦达列夫小说,发现有一个规律,那就是他的小说里总有一个战争,然后当年的参与战争中人,在日后都成了艺术家。
其实这是对作者邦达列夫自身的影射。比如《岸》中的主人公是一个作家,《女演员之死》中是电影导演,而《选择》则是画家。
邦达列夫笔下的战争,都是大同小异的。大致有如下的规律:
一、苏军打的都很惨。
《选择》中写到两场战争,一场是莫斯科保卫战,一场是乌克兰地区发生的一段狙击德军的战斗。
因为邦达列夫当年参加过炮兵,所以他的小说里的军人,都是炮兵部队。包括他参与编剧的电影《解放》,虚构的人物,也是炮兵。
在莫斯科保卫战段落中,小说表现了当时的苏联首都一副狼狈不堪的景象,大家纷纷撤退,恐慌情结蔓延。这在之前的苏联文艺作品中是很难看到这样描写的。
在之前的文艺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鼓舞下,有计划进行了撤退,整体精神上还是非常强势的,但在邦达列夫笔下写来,莫斯科保卫战发生的时候,谣言四传,人心惶惶,首都一片混乱。
文章插图
小说里对莫斯科保卫战时的首都实况有这样的渲染:
一是莫斯科弥漫着恐怖景象。
作者具体地描写了莫斯科大撤退时的人心惶惶的景象,人们到处是一副“惊慌、忧郁、阴沉的面孔”,“大街上出现的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可怕的情绪”。
与这种可怕情绪产生强烈反差的却是广播喇叭里传出来的“响亮的军队进行曲”,这些曲子曾经在不久前的“五一”节和十月革命节时播放过,而在这样的时刻,与恐慌的人群交织在一起,给人的却是一种荒诞的景象。
文章插图
这些乐曲代表着国家的声音,而这个声音无法改变城市个体正处于杂乱无序的状态。莫斯科的这种即将失陷的局面,已经预示着一个国家崩溃前奏的种种态势了。
二是莫斯科充斥着涣散人心。
主人公在遭受敌机轰炸的莫斯科大街小巷行走时,到处都能听到莫名所以的谣言。其中无非是两点,一点是德军已经进逼首都,即将进城。二是政府开始撤退,比如谣传到古比雪夫市。
所以,小说里写到一个工厂领导发表演讲,号召“坚决同胆小鬼、逃兵和造谣者进行斗争”,这话中涉及到的三种人,可以说是即将溃败前城市里的人心惶惶的主要形态。
莫斯科城里小偷出没,无人的商店,可以任意进去当成宾馆,更为可恶的是:“有人却乘机发财”,一家单位的会计和出纳员卷款而逃,不知所踪。
文章插图
电影厂的一位工作人员,已经做好失陷的准备,认为“我们打败了,莫斯科束手待毙”,他悲观地认为:“不可能把乌合之众团结成一个整体,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打算,人不为已,天诛地灭。”
而小说中同样在制片厂工作的女主人公的舅舅,也直接将批判的苗头,指向了这个社会体制:“怎么会落到这种地步?谁能回答!……为劳动和国防,时刻准备着。比一切人飞得更远,更高,更快。说了多少这样的大话!结果怎么样?……”
- 西莉亚·布鲁·约翰逊《怪作家》,谈论西方文豪的写作怪癖
- 民国最勤奋的作家,一生写3000万字小说,靠稿费养活3个老婆
-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为什么有一些走红的作家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 90后新锐作家周恺首部短篇小说集《侦探小说家的未来之书》出版
- 橙瓜码字100条网络小说写作经验,百万收入作家的真实经历技巧
- 长篇小说《小康之路》出版
- 知名作家:因为其父亲是侵华日军,因此他拒绝生育和吃中国菜
- “老部长”王蒙:86岁仍笔耕不辍的“一线劳力”
- 爆冷!爱潜水的乌贼居然不敌老鹰吃小鸡,遗憾失去年度作家宝座
- 只推荐好书 篇六:史上最强少儿版《西游记》,一位作家父亲送给9岁儿子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