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如此,及五胡乱华,晋室南渡,中原士大夫相率南迁江左,因环境的变迁,士人每自高身份,而门阀之见更深。尚书郎、秘书郎、中书郎,以及其他给事中、博士员外郎之类,都成为宦门士族子弟以其门荫与祖父官资起家的官位,世家门第之风,自此达到鼎盛。/联姻制度其实,虽然是门第之别促使了“门当户对”的婚娶观念,但反过来,也一样说得通,二者当是互相影响的关系。比如三国时期,以魏国、蜀国和吴国为代表的三大集团为了巩固自己政权的稳定性,就采取了以婚姻为纽带的政治联姻手段。联姻对象有当地士族和集团内部权臣,更有对立双方的皇室贵胄,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缓解矛盾和巩固政权。史书记载曹操曾嫁三女给汉献帝,其目的有二。第一是通过联姻牢牢的把天子控制住;第二就是逐步的架空天子,实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最终夺取政权,改朝换代。
文章插图
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天子聘公三女为贵人,少者待年于国”。而夏侯家与曹家则是世代通婚的两个家族,在曹操起兵的时候,夏侯家出力最多,两大家族的通婚就一直就没断过,这其中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巩固曹魏政权。陈寿《三国志·魏书·夏侯玄传》:“夏侯、曹氏,世为婚姻 。”除了夏侯一族,曹操也广泛的和臣子们进行联姻,包括司马家族,荀彧家族等。而曹魏集团内部的各臣子之间也都相互通婚,夸张一点说,基本上在朝堂之上随便找两个人,就能发现有亲戚关系。至于蜀汉和东吴的联姻方式也不外乎这种情况,基本上都是和当地的豪门大族以及他们手下重要的臣子们之间的相互通婚。第一,蜀汉和东吴都属于外来政权,和当地豪门大族进行通婚的主要目的就是稳定他们的情绪,获得他们的支持。
文章插图
第二,通过和当权者家族的联姻,可以把这些豪门士族和重臣们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让他们死心塌地的为新政权服务。如此,原本就身居上层的世家地位自然便更为牢靠,想要通过婚娶鱼跃龙门的寒门士子大多也只能美梦成空了。/婚娶中的财与礼其实,即便真有下层百姓获得高门小姐的青睐,莫说彼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光是“婚礼”中的“财”与“礼”就足以让人心生退意。古人的婚“礼”和现在所讲的“婚礼”可意义不同,这不仅是一场活动一个仪式,而是指古代人婚姻中的礼节和整个流程,包括从说媒到正式成为夫妻的过程。为何古人的婚姻流程中有那么多的“礼节”?首先、“尚礼”体现了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婚姻中,妻子地位的重视。其次,男女婚姻遵循门当户对原则,也就是贵族除外的,士、农、工、商相应的社会阶层找同阶层的结婚。
文章插图
因此,门当户对也是“尚礼”的体现,门当户对的“娶妻”才是符合礼数的。《礼记·昏义》中有“六礼”分别为纳采(说媒)、问名(八字合否)、纳吉(八字相合喜讯告诉女方)、纳征(下聘礼)、请期(商量婚礼日期)、亲迎(迎娶妻子),这六个婚嫁环节。这很大程度上是由古时候的封建社会环境所致。在封建社会人分贵贱,只有讲礼仪重礼节才能区分高贵和低贱。因此聘礼首先算是一种礼貌的来往。
文章插图
各个朝代有各个朝代当时流行的物品和象征符号,会有一些表示吉祥和百年之好的符号和象征物。皇家的象征是龙和凤。普通的人家是大雁和鸳鸯。此外,聘礼也算作是男方对女方家的一种经济补偿。因为嫁到对方后,作为妻子以后入的就是男方家的宗祠。也代表女方日后去孝敬和侍候男方的父母,不能对女方父母尽孝的经济补偿。聘礼的形式在周朝时是玉帛。战国时是钱币,以金子为主,魏晋南北朝时是兽皮。隋唐时期就种类多了,有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衣物被褥。宋代富人流行金钏、金锭、金帔坠,俗称三金。
- 都说寒门难出贵子,是不是意味着富家子弟就能养出贵子呢?
- 这四对姓氏不能通婚,你听说过吗看看有没有你的姓
- 寒门出身的乱世不倒翁冯道,是为国为民真君子还是逢场作戏的小人
- 盘点中国历史上不能通婚的五对姓氏,没准你就中招了!
- 三国两晋南北朝|魏武帝曹操的“唯才是举”为什么没能阻止士族门阀的崛起?
- 农村俗语“燕知寒门,狗知新婿”在说什么
- 5本寒门子弟崛起的历史小说,从破落户开始,考取功名步步攀升!
- 南北朝:门阀士族的衰落,寒门庶族的兴起
- 90后月入百万CEO,寒门女孩高分逆袭北大,超级演说家全国总冠军,《精准努力》刘媛媛的逆袭课
- 三国两晋南北朝|把持中国官场数百年,士族豪门化身两汉魏晋权力怪兽后,为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