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有朝一日,当我们垂垂老矣,谁来为我们养老?

古时又没有什么养老金制度 , 那么 , 老人们是如何快乐度过晚年的呢?
民俗|有朝一日,当我们垂垂老矣,谁来为我们养老?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也许有人会猜:子女照顾、自己攒钱呗 。这个是必须的 , 不过 , 政府也会拿出一些相应的政策 。“养老”一词 , 在周礼的《地官司徒》中就已经出现 , 那时有个官职“大司徒” , 其中的职责之一 , 就是“养老” 。并且 , 在《礼记·王制》中也有:“凡养老 , 有虞氏以燕礼 , 夏后氏以飨礼 , 殷人以食礼 , 周人脩而兼用之 。”可以说 , 养老和尊老是一对因果关系 , 没有尊老这一良好的社会认识氛围 , 是谈不上真正的“养老”的 。
中国自古对老者都是极其尊敬的 , “孝为百行之首” 是儒家的经典 , 其中包含的意思就有:要从物质和精神上达到父母的期望 。汉朝强调的是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 , 此后这一直是古代社会养老的主要形式 。《唐大诏令集》为了杜绝子女不赡养老人 , 就明文规定:“诸祖父母、父母在 , 而子孙别籍异财者 , 徒三年 。父母在 , 不远行 , 否则治罪 。”为了让老人可以快乐的度过晚年 , 历代朝廷还是颇费了一番心思 。
民俗|有朝一日,当我们垂垂老矣,谁来为我们养老?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接下来 , 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古代是如何解决养老问题的 。
一、官办养老机构 。
这个最早可追溯到夏商时代 。《礼记·王制》中记载了夏人和商人如何照顾老者的:“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 , 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 , 养庶老于左学 。”不过 , 基本都是有地位的老者 , 平民百姓还得靠子女 。
养老的做法形成制度则是在南梁时期 。公元521年 , 南朝梁武帝做了一事 , 下令设立官办养老机构“独孤院” 。不过 , 直到北宋 , 这个制度才真正对贫困老人倾斜 。北宋期间的“居养院” , 只接收无依无靠的老人 。
到了宋徽宗时 , 他将老人的界定年龄又往下降了降 , 50岁就算老人啦 。这么一来 , 社会上就多出了很多老人 , 只要符合标准 , 就可以申领政府的福利 。当然 , 论历代福利 , 宋朝的福利绝对遥遥领先 , 准妈妈可以拿到政府的补助 , 死后祭祀也可以申领补贴 。
宋朝这一系列做法 , 深深影响着后来的朝代 。明代 , 朱元璋上任后不久就下令 , 全国各地都要有“养济院”和“惠民药局” 。明、清延续宋代的这种做法 , 并且 , 力度是加大的 , 国家直接拨款给老人购买生活必需品 , 清朝末期都那么穷了 , 在这方面也不含糊 。
有数据显示 , 光绪年间的某一年 , 光广东一个省 , 用于养老的费用就高达1.7万两白银 。
民俗|有朝一日,当我们垂垂老矣,谁来为我们养老?
民俗|有朝一日,当我们垂垂老矣,谁来为我们养老?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二、鼓励民间投资 。
相较于其它朝代 , 北宋官员特爱做慈善事业 , 比如:投资养老领域 , 建养老院 , 苏轼在杭州做官时 , 就搞了一个养老机构 , 请僧人管理 。
明朝做的更直接 , 用明示或暗示的方式 , 告诉有钱人:得出钱帮助那些无依无助的老人家 , 比如修建公共墓地 , 或者捐款给官办的养老机构 。明、清时期 , 大部分的养老机构都是民间资本出资开办 , 到了清代 , 90%以上的养老院都是民办性质的 。
民俗|有朝一日,当我们垂垂老矣,谁来为我们养老?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