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至高荣誉,沦为充满铜臭的商品:清代羽翎制度发展过程

在当前风行热播的清宫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剧情:皇帝龙颜大悦褒奖大臣时,往往降旨赐某某人赏戴花翎,受赏的臣子则感激涕零,直呼皇恩浩荡;而大臣犯咎获罪时,皇帝又会震发雷霆之怒,断喝一声:“来呀!拔去他的顶戴花翎!”御前待卫则应声而前,从抖若筛糠的罪臣脑袋上摘下官帽,拔掉长长的翎枝。很多人看到这儿也许并不完全清楚这个花翎究竟为何物,它有什么样的作用,又是哪些人才有资格佩戴它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清朝羽翎制度的一些历史知识。
 从国家至高荣誉,沦为充满铜臭的商品:清代羽翎制度发展过程
文章插图
一、清代羽翎制度的起源:古代传统与民族特色双合作用的产物
现代考古证实,中国古人用翎羽作为佩饰,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那时的人们就有将野鸡尾羽安插到冠顶的习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认为鹖鸟凶猛善斗,打斗起来不死不休,故而将鹖鸟的羽毛赐给将士插在兜鏊的顶端,以表示勇武善战。这一做法被秦汉以后多个朝代沿袭下来。汉代虎贲、羽林等禁卫军皆戴用双鹖尾装饰的武冠,称之为“鹖冠”。
武冠,俗谓之大冠,环缨无蕤,以青系为绲,加双鹖尾,竖左右,为鹖冠云。五官、左右虎贲、羽林、五中郎将、羽林左右监皆冠鹖冠,纱单衣。虎贲将虎文裤,白虎文剑佩刀。虎贲武骑鹖冠,虎文单衣。襄邑岁献织成虎文云。鹖者,勇雉也,其斗对一死乃止,故赵武灵王以表武士,秦施之焉。——《后汉书·舆服志》
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武士也将雉鸡尾羽作为铁兜鏊的装饰品,北朝民歌《企喻歌辞》第二首“放马大泽中,草好马著膘。牌子铁裲裆,冱鉾鸐尾条”,就是对这一做法的生动写照。到了明代,也有官员以鸟的翎羽为装饰的记载,《明史·舆服志三》:“都督江彬等承日红笠之上,缀以靛染天鹅翎,以为贵饰,贵者飘三英,次者二英。兵部尚书王琼得赐一英,冠以下教场,自谓殊遇。”无论是江彬以缀天鹅翎为贵饰,还是王琼以受赐天鹅翎为殊遇,都充分说明在明代,以翎羽佐饰帽冠的的观念仍然深入人心。
 从国家至高荣誉,沦为充满铜臭的商品:清代羽翎制度发展过程
文章插图
清朝的统治基础是世代渔猎在白山黑水间的满族,他们信奉萨满教,盛行灵禽崇拜,鸟类羽毛在宗教活动和民众生活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服饰上的佩饰多以鸟类羽毛为主。如萨满巫师所戴的神帽上就安插了鸟的羽毛,羽毛越多,就意味着巫师所具有的能力越强。这种带有宗教色彩和图腾崇拜的满族特有元素,在和中原传统文化进行交融演化之后,最终形成了清朝独特的羽翎制度。崇德七年(1642年)六月,清太宗皇太极赐给明朝降臣祖大寿、祖大勋、高勋等人孔雀翎以示褒奖,首次将民族宗教传统演变为国家名器。顺治十八年(1661年),对羽翎佩戴进行了明确的限定,羽翎制度遂成为定制。
赐总兵官祖大寿,御服五爪龙纱朝衣,嵌双东珠红宝石朝帽,并缎摔、缎袜,赐祖大勋、高勋朝服,系孔雀翎凉帽等。——《清实录·太宗实录》
 从国家至高荣誉,沦为充满铜臭的商品:清代羽翎制度发展过程
文章插图
二、顶戴花翎:清代官员的品级与荣耀
在清朝,区别官员官阶高低、品秩差别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个是补服,一个是顶戴。补服是穿在官袍外的朝褂,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其上绣有不同的图案,用以昭示品级高下。按清制,补服以绣飞禽代表文官,猛兽代表武官。一品文官绣仙鹤,武官绣麒麟;二品文官绣锦鸡,武官绣狮子;三品文官绣孔雀,武官绣豹;四品文官绣鸳鸯,武官绣虎;五品文官绣白鹇,武官绣彪;六品文官绣鹭鸶,武官绣熊罴;七品文官绣鸂鶒,八品绣鹌鹑,武官皆绣犀牛;九品文官绣蓝雀,武官绣海马。其中有一个特例,即御史与谏官职掌辨识忠奸,匡扶过失,所以他们的补服无论级别,所绣的均为上古神兽獬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