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他写的诗,整个人觉得不好了,苏轼为什么还要嘲笑他?

孟郊(751~814)是中唐诗坛奇葩,同时代的著名诗人贾岛、白居易等人对他的诗作推崇备至,但自从被苏轼讥为“郊寒”之后,后世诗评家又将他的人品、诗作贬的一无是处。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孟郊,是唐代诗坛的“寒号鸟”,以悲愁寒苦的诗风著称于世。
所以如此,应该与其幼年丧父、老年三子俱丧,一生命运多舛有关。
在唐代诗人中,再找出一个比孟郊还要苦逼的,估计很难。
看了他写的诗,整个人觉得不好了,苏轼为什么还要嘲笑他?】孟郊出身于小官宦家庭,其父孟庭玢曾任昆山尉。父亲去世后,少年孟郊前往河南嵩山寺院中苦读,准备走科举仕进的路子。
科举制度始创于隋,盛于唐贞观年间,那些位极人臣的,如果不是进士出身,总感觉低人一等,说话也不硬气。
只是中进士和买体彩一样,几率小的可怜。与进士考试不同,明经考较的是死记硬背的功夫,只要你记忆力强悍,就可以轻而易举的中明经榜。唐代科举有“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的说法,因此在当时有了“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的诗句流传。传说,唐太宗看到参加科举的试子鱼贯而行,志得意满之余,一语道破天机——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看了他写的诗,整个人觉得不好了,苏轼为什么还要嘲笑他?
文章插图
唐代科举,形式大于内容,如果无人赏识,朝中无权贵提携,出生贫寒者想要通过科举出人头地,比登天还难。为国拣拔人才的严肃大典,在没有正式开始之前,名次都已经内定了。
中进士并不是凭才华,而是凭人脉。功夫不在笔墨间,而在于资源。
科举,不过是统治者深思熟虑后,给无数有志之士的一块画饼而已。看上去很美,却是美女如花隔云端,当真你就输了。
孟郊汲汲于功名,只是象他这样出身低微的寒士,很难得到权贵的举荐,因此他的科举之路注定不会平坦。
“秋风白露沾人衣,壮心凋落夺颜色。少年出门将诉谁?川无梁兮路无岐。”孟郊的这首《出门行》,写的就是这种进取受挫、彷徨无依的状况。
“本望文字达,今因文字穷”,年少时的孟郊一直幻想着以文字求显达,可是残酷的现实“啪、啪”打脸,几次科考都是名落孙山。
他的一首长诗《赠别崔纯亮》,其中有“当其失意时,滋洒各满裳。……一饭九祝噎,一嗟十断肠。”落第后伤心欲绝、哭天抹泪的糗样跃然纸间。
另有《再下第》诗云:“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孟郊落第后失眠多梦,只能终日以泪洗面。
直到三十而立的时候,他才终于醒悟,象这种无权无势,又无人欣赏提携的寒士,想要混体制根本不可能。
“一举成名天下知”,对于所有应试举子而言,家人的期盼无疑是他们巨大心理压力。数次名落孙山的孟郊,不敢回乡,为了不辜负家人的期待,在“居大不易””的长安咬牙坚持。
“十日一理发,每梳飞旅尘。三旬九过饮,每食唯旧贫”(《长安羁旅行》)。世态炎凉,孟郊的旅京生活落魄失意,根本无人理会,与之交往的也都是相同命运的落第士子。
“听乐离别中,声声入幽肠。晓泪滴楚瑟,夜魂绕吴乡。几回羁旅情,梦觉残烛光。”(《长安羁旅》)为功名背井离乡,凄苦酸辛之情,不是其中人难解其中味。
 看了他写的诗,整个人觉得不好了,苏轼为什么还要嘲笑他?
文章插图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孟郊在其《远愁曲》中,“声翻太白云,泪洗蓝田峰”之句更是令人过目难忘。哀愁之深以至于泪洗山峰,果然是冷僻凄绝之语。
同样是写终南山,李白的诗是这样的:“有时白云起,天地自舒卷”;王维是这样的:“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而孟郊则是这样写的: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