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读书会|宋画缘何令人追慕至今?( 二 )


行知读书会|宋画缘何令人追慕至今?】宋徽宗赵佶十分重视绘画的学术传承,他设立书画博士,相当于官职,一个职称,唯一的书画博士由米芾担任,负责编录《宣和画谱》。除重视取士与教学之外,赵佶本人也很注重观察和思考。有一次,赵佶要画院画家画孔雀,画了几次他都不满意,问他为什么,他说,孔雀爬上土堆一定先伸左脚,而画家却都画成右脚了。宋徽宗还亲自教授王希孟,让他将皇宫里的名画直接带出去临摹。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体现了青绿山水画的极高成就,金碧青绿山水画,一点金色在后面,富丽堂皇的皇家的趣味,六七米长的作品,体现了大宋江山的繁华和美好。
两宋院画以山水、花鸟为大宗,人物逐渐融入自然之中,人物画发展出市井风俗主题、货郎主题和婴戏主题。
宋代花鸟画以工笔写生为主,精工细致。人物风景画中,最有名的要数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作品《清明上河图》。画作表现了北宋都城当年的繁华景致。“整个画作比较精彩的是一个有起有伏的画面:这个船要撞到桥上了,上面人在看,下面人在拉桅杆,很紧张的气氛,桥上面市井百态,交通工具很丰富,有独轮车,还有商店等等。有人专门考证过,这里面有数十种商业,几百种店招。有十米左右,特别长。”汪涤说道。
宋代人物画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叫《戏婴图》,风俗画,画婴儿小朋友,如苏汉臣画的《戏婴图》,画了两个小朋友在游戏,后面是花卉园林的主题。《货郎图》作者是南宋李嵩,货郎相当于古代外卖小哥,货郎背袋上有各种各样的小玩具,小朋友很喜欢,体现宋代商业的繁荣。
山水画在宋代画坛的成就最为辉煌,北宋和南宋因为地域不同,呈现出来不同的山水画表现方式。北宋的全景山水体现的是自然的博大,代表人物为李成、郭熙、范宽等。南宋截取式山水体现的是东南山区湿润的气候环境及瘦硬的山石景观,代表人物为李唐、李嵩、刘松年等。
文人士大夫与绘画
宋代是文人士大夫的时代,他们寄情于诗画,诗文书画均是一流。
李公麟的《西园雅集图》描绘了苏轼、黄庭坚等众多文人雅士雅集时的场景。苏轼提出“诗画本一律”等理论,在绘画理论上颇有成就,苏轼还是一位“涂鸦艺术家”。他十分喜欢画画,但是不喜欢画在纸上,当年被流放的时候,他还在猪圈鸡窝上画画。苏轼的画非常随意,现在传为苏轼所作的画《潇湘竹石图》《枯木竹石图》较为接近苏轼的风格。苏轼对艺术提出新的标准,他当时已经达到工笔画院体很高的水平了,但还能提出新的理想,文人的理想,苏轼说“松陵人朱君象先,能文而不求举,善画而不求售”写文章不是为了做官,不是做进士,画画不是为了卖画,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了。
《墨兰图》是南宋遗民郑思肖的作品,画中的兰花无土无根,寓意故国山河的沦丧,画上有题诗“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表现了郑思肖不屈的个性和誓不事元的政治主张,此画传达出的文人精神也体现了传统文人士大夫共有的心志。
汪涤总结道:“宋代绘画是什么?人品,我们中国画讲气韵生动,宋人有一个评价,气韵生动,什么人能气韵生动?‘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意思是首先得要人品高,自古以来这种都是谁画的?‘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游艺,探赜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都是隐士才贤,人品很高,所以他们画得好,有气韵在里面,才能精深。”
文运即国运,宋代是文运隆盛的时代,将绘画视为国家经济文化兴盛的象征。如今,我们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宋画也被全面推崇。国家举办了《千里江山图》《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等大型宋展,出版了《宋画全集》,行知读书会之“宋人生活季”也将继续开展,继续走进宋人的生活当中。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