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歙县会馆,看尽数百年观念博弈

清樽夜话黄山树
彩笔朝题紫陌花
一座歙县会馆,看尽数百年观念博弈】这是清代学者鲍桂星为北京歙县会馆所撰联。歙县今属安徽省黄山市,距黄山不远,联中“黄山树”有怀乡之意。紫陌即大路,“紫陌花”暗喻仕途成功。
据《歙事闲谭》记,有清一代,歙县本籍、寄籍(指长期离开本籍,居住外地)共出状元5人,即徐元文、金榜、潘世恩、洪莹、洪钧;榜眼2人,即江德量、洪亮吉;武榜眼1人,即鲍友智;另有探花8人,进士296人。歙县还出了4位大学士,7位尚书,21位侍郎。撰联者鲍桂星亦曾任内阁学士。故此联意态豪横,实在是底气太充沛、无法低调。
从清代后期起,歙县会馆日渐衰落。据2002年出版的《宣南鸿雪图志》载,其遗址“基本保留,只是沿宣武门外大街的一排房屋已被拆改”。
近日,西城区面向公众发布了第一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共7处),这是北京市首次规模推出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歙县会馆也在其中。
诸多历史名人曾在歙县会馆留痕,它是北京会馆的活化石。期待在新项目帮助下,歙县会馆重新焕发生机。
歙县会馆有4处?
提到今宣武门外大街路西103号、105号、107、107号的歙县会馆遗址,不少材料称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是北京最早的会馆之一,实误。
在《续修会馆录节存原编记序》中明确写道:“自嘉靖季年,杨、鲍诸君倡起始;许、刘诸君蒇(音如产,意为完成)其成,旧在菜市中街,狭隘不称,乃营西城。”
“杨、鲍诸君”,指杨忠、鲍思;“许、刘诸君”指许标、刘嵩。都是旅京的歙县名流。记序的意思是,歙县会馆建于嘉靖季年(似为嘉靖三十九年,即1560年),在菜市口附近(今广安门大街东段)。明嘉靖四十一年(一说嘉靖四十二年,即1563年)移到“西城”,也非今址,在正阳门西则世庙,毁于明末战争。
清代初期,歙县人张习孔(官至山东提学佥事,相当于后来的省教育厅长)将牛穴胡同的私宅捐出,建新安会馆,作为旅京徽州人的聚点。牛穴胡同可能是天桥街道东北的牛血胡同,此处多宰牛户,故名。民国时改造香厂地区,将牛血胡同、高台阶巷合并,称留学路。
新安会馆狭小,同乡聚会只能借浙绍会馆。
乾隆五年(1740年),黄履昊捐出私宅,改建成歙县会馆。经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和嘉庆九年(1804年)三次改扩建,遂成后来规模。
会馆在永定门外下马社(俗称石榴庄,今丰台区南苑乡双庙村)另设义阡(公共墓地),始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初期仅3亩。
有会馆,打官司就是方便
歙县会馆遗址东西长55米,南北宽46米,占地超2500平方米。规模如此之大,与徽商崛起相关。
古徽州分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六县,多山区,乏良田,人民被迫外出经商,歙人居其半。明张居正执政时,“歙人聚都下者,已以千万计”。
明初鼓励商人贩粮到边,行“开中法”,以商人长途贩粮食数量,或在边地开垦上缴粮食数量,换取盐引,再用盐引到政府垄断的盐场换盐,销往指定地区。盐是必需品,且严禁私卖,商人获利甚丰。换盐引处在山陕,晋商、陕商得以把持局面。
后因盐引发放太多,政府收入锐减,明孝宗改输粮为交银,即花钱买盐引。因无需再到山陕换盐引,徽商纷纷进驻距两淮盐场不远的扬州,晋商、陕商亦来,却很快被排挤出局。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明臣袁世振鉴于盐商太多,不便管理,改行“纲法”,即商人先缴巨额银两“认窝”,换某区垄断经营权,由此形成八大纲首,世代贩盐,其中4家出自歙县。清代亦如此,直到清道光年。徽商长期垄断盐业,控制全国财政的4/7。
徽商广建会馆,名义是“吾徽人笃于乡谊,又重经商,商人踪迹所至,会馆义庄,遍及各省”,实际目的可能是“每遇乡里之讼,不啻身偿之,又以众帮众,无非为己身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