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微创”!专家消化内镜切肿瘤( 二 )


乳头括约肌是横跨于胆道和十二指肠肠腔之间的一道先天的生理屏障 , 有了它 , 肠腔内容物就不会逆流入胆道 , 同时括约肌也调控胆汁和胰液的流出 , 保证人体能够正常地消化食物 。如果是常规的外科ERCP治疗 , 将乳头括约肌切开后将无法自行修复 , 其原来的生理功能 , 远期的不良影响就是由于十二指肠液向胆道反流的存在 , 导致胆管内细菌定植 , 日积月累后可能出现结石反复发作 , 甚至胆管癌的发生 。
“‘内镜下乳头成型术’是在常规ERCP成功取石后 , 应用可重复开合的金属夹将切开的乳头括约肌再次进行‘拉链式’缝合 , 以恢复其生理功能 , 预防远期结石的复发 。 ”黄永辉教授为就诊的徐先生详细介绍了其自主创新的最新技术“内镜下乳头成型术” , 并仔细讲解了ERCP手术取石过程、可能的并发症等 。
最终 , 徐先生决定应用ERCP技术取石 , 并尝试“内镜下乳头成型术” 。 手术非常成功 , 在此次的术后随访半年中 , 复查胃镜发现十二指肠乳头已完全恢复 , 和未切开状态一样 。 “做这么大的手术竟然如此简单!”老徐拿到复查结果后非常开心 。
超级微创来了 , 让更多患者看到了希望 65岁的李女士因“吞咽哽感”接受胃镜检查 , 发现了食管巨大肿物 , 2.5x7cm , 需要外科手术切除 。 患者既往患有糖尿病、冠心病 , 支架置入术后 , 从外地辗转来到了北京 。
入院后 , 黄永辉教授团队对李女士进行了充分的术前评估 , 考虑到患者已经65岁 , 既往有冠心病 , 糖尿病 , 食管病变巨大 , 如果采用外科开胸手术切除部分食管 , 则手术风险极高 , 且创面大 , 术后愈合慢 。 虽然无恶性肿瘤的表现 , 但是如果采用胃镜定期复查 , 观察病变的演变 , 则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 , 并且很有可能延误治疗 。
黄永辉教授针对患者病变的特点 , 应用消化科内镜治疗的新技术:经内镜下隧道肿瘤切挖除术 , 即在黏膜层和固有肌层之间建立一个黏膜下隧道 , “钻”到食管粘膜下的病变处 , 完整切除巨大肿物 。
手术过程顺利 , 操作时间仅用时35分钟 。 术后李女士过了4天即可进食 , 7天后出院 , 没有任何并发症 , 术后病理结果显示为平滑肌瘤 。 患者肿瘤被顺利切除 , 同时解决了隐患 , 减轻了患者心理压力 , 且无需再复查内镜 。
此前 , 外科开胸手术需要切除部分食管 , 创伤大 , 手术时间长 , 风险高 。 传统胃镜下切除病变术式ESD或EMR则需要不适宜切除固有肌层的病变 , 极易发生大的穿孔 , 且有切除不干净的可能 。 单纯通过定期复查胃镜随访 , 则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 , 甚至有延误治疗时机的风险 。
【“超级微创”!专家消化内镜切肿瘤】“本项新技术采用内镜下建立黏膜下建立隧道的方式 , 降低了手术风险 , 切除了肿瘤 , 避免了延误治疗的隐患发生 。 ”黄永辉教授表示 , 这种技术创伤小 , 恢复快 , 在切除肿瘤 , 解决健康隐患的同时 , 避免患者长期内镜或其他影像学随访 , 减轻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 , 适合食管黏膜下良性肿瘤、贲门黏膜下良性肿瘤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