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青铜时代的王者,怎样从荣耀走向衰落


商朝青铜时代的王者,怎样从荣耀走向衰落
文章插图
商朝青铜时代的王者,怎样从荣耀走向衰落
文章插图
商朝青铜时代的王者,怎样从荣耀走向衰落
文章插图
商朝青铜时代的王者,怎样从荣耀走向衰落
文章插图
商朝青铜时代的王者,怎样从荣耀走向衰落
文章插图
商朝青铜时代的王者,怎样从荣耀走向衰落
文章插图
商朝青铜时代的王者,怎样从荣耀走向衰落
文章插图
商朝青铜时代的王者,怎样从荣耀走向衰落
文章插图
商朝青铜时代的王者,怎样从荣耀走向衰落
文章插图
商朝青铜时代的王者,怎样从荣耀走向衰落
文章插图
商朝青铜时代的王者,怎样从荣耀走向衰落
文章插图
话题聚焦:商朝灭亡是因为纣王残暴吗?
战国中期的某一天,齐宣王向孟子询问武王伐纣的历史,孟子回答道:像商纣那样破坏仁义的人,应该称之为独夫,所以武王伐纣不是臣子弑君,而是诛杀独夫。
孟子私下里又说过,他并不相信《尚书·武成》篇中关于牧野之战“血流漂杵”的记述。他认为,仁人无敌于天下,仁德之君讨伐昏暴之君,战况不至于那么惨烈,不应该流那么多血。孟子的言下之意,商朝覆灭的主要原因在于纣王的残暴不仁。
可是,流传至今的《尚书·武成》,是东晋人伪造的,并不是孟子所见到的篇章。所以我们无法通过史料判断,牧野之战是否真的血流漂杵。不过学者们认为,《尚书·牧誓》真实可靠的成分比较多,是今人了解那场战争最原始可信的材料。
《牧誓》是周武王在牧野之战前,对伐商大军发表的动员讲话。按照战争动员讲话的一般套路,应该大肆宣扬敌人的罪恶,以证明战争的正当性、必要性。那么《牧誓》中,周武王列举了商纣王哪些罪行呢?主要有三条:听信妇人之言、不认真祭祀、不重用亲戚而任命逃犯做官。
然而,当我们结合殷墟出土文献,再对照商周两族的文化差异,就不难看出,以上三条并不能作为伐商的正当理由。
首先是听信妇人之言。周武王为了加深听众的印象,甚至还用了母鸡打鸣的比喻。可是,商朝妇女的地位本来就很高,武丁让妇好指挥作战、主持祭祀,商朝却并没有因此而衰败。而周族是宗法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深入人心,所以纣王听信妇人之言,在周族人看来是非常离经叛道的。
其次是不认真祭祀。商朝人原本很迷信鬼神,可能是一个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但是从纣王的曾祖父武乙开始,商朝开始呈现出政教分离的趋势。《史记》中记载,武乙制作了一个象征天神的人偶,并跟它赌博,如果“胜天半子”,就对人偶加以侮辱;又用皮囊盛血,悬在高处用箭射破,称之为“射天”。这些疯狂之举,可能是王权想要摆脱神权的某种变革尝试。从甲骨文和殷墟祭祀坑的年代来看,武乙之后,用活人祭祀的规模明显比以前更小了,甚至要小于西周早期,这也许就是周武王认为纣王不认真祭祀的真正原因。
再次是不重用亲戚,选拔身份低贱逃犯为卿大夫。然而,任用地位低贱的人做官,并非纣王的独创,商朝初年的权臣伊尹是烹饪食物的奴隶出身,武丁时期的贤相傅说,原先是从事筑城苦役的罪犯。当时奴隶逃亡很常见,其他部族的奴隶、罪犯逃到商朝,获得了自由,其中一些贤能者也能被选拔为官员。所以,商朝选官并不是只看重社会地位,王族亲戚的特权也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