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夏金|南宋贤臣: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 二 )


秦桧能够迅速上位 , 并且执掌国家大权 , 直到后来一手遮天 , 赵鼎有失察之明 , 所用非人 , 也给自己最终招致了厄运 。起初 , 南宋高宗朝文有赵鼎 , 武有张浚 , 短暂似有中兴迹象 。张浚认为秦桧可堪大任 , 于是一路保荐 , 赵鼎也认为秦桧是个人才 , 国家正在用人之际 , 应该大胆提拔重用后起之秀 , 秦桧一路绿灯 , 逐渐掌握了权力 , 秦桧这个人心机很深 , 阳奉阴违 , 等到张浚和赵鼎发现秦桧不是一路人时 , 再想拔除这颗钉子时 , 发现已经无力回天了 。
就在张浚和赵鼎私下商量着一起弹劾秦桧时 , 还没等他们把奏章写好 , 秦桧已经私下里得知了这个消息 , 赶紧先下手为强 , 弹劾张浚和赵鼎 , 张浚有军事上的失误 , 而赵鼎则被秦党中人雪片似的奏章造谣有贪贿行为 。宋高宗此时正宠信秦桧 , 更重要的是秦桧喜欢给高宗挠政治痒痒 , 高宗既舒服又受用 , 再加上赵鼎数次拂逆高宗意志 , 尤以反对议和 , 最招忌恨 , 高宗早就见赵鼎不顺眼了 , 结果 , 张浚无奈之下请求辞职 , 而赵鼎则有旨贬往泉州任知州 。
史载 , 赵鼎被贬 , 就在他即将启程乘船南下时 , 秦桧假惺惺的备好酒席礼品为赵鼎饯行 , 由此可见 , 秦桧真是奸滑似水 , 孰不知 , 他正是赵鼎被贬的罪魁祸首 。秦桧在码头边上的小亭内排列好酒席 , 长身伫立恭迎赵鼎 , 赵鼎只是淡淡的一揖而别 , 返身登上客船 。秦桧高声而言“我得旨为公饯行?为何不稍留片刻?”赵鼎傲然回复“道不同不相为谋 , 留下有何意义?”遂喝令船家启程 。秦桧悻悻让下人收拾筵席 , 遥望赵鼎高声喊道“桧是好意” , 赵鼎的船只渐渐掩没在暮色之中 。
赵鼎此后一贬再贬 , 先是谪居兴化军 , 后被迁往更加偏僻荒野的漳州、潮州 , 赵鼎在潮州五年间 , 闭门谢客 , 不问政事 , 后来 , 又被移居吉阳军 , 面对秦党中人中丞詹大方 , 必欲置其死地的诬告受贿 , 赵鼎上书言志“白首何归 , 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 , 誓九死以不移 。”秦桧见到奏章后 , 不无折服的赞道“这个老头一生不屈不挠 , 都到了这个境地了 , 还是像以前那样的倔强啊 。”
赵鼎最后的时光甚是凄凉 , 在吉阳所在之地 , 门人故吏知道赵鼎得罪了权倾朝野的秦桧 , 谁都怕引火上身 , 因此都不上门拜谒 , 只有当时驻扎在广东境内的将领张宗元 , 派遣手下渡海赠粮救济 。赵鼎生前曾经对儿子赵汾说“秦桧视我如眼中钉 , 肉中刺 , 必欲杀我而后快 , 我不死 , 一家人都活不了 , 我死了 , 你们才会安然无恙 。”于是滴米未沾 , 绝食数日而死 。可惜了一代名臣最终为秦桧威逼绝食而死 。只是赵鼎没有想到 , 覆巢之下 , 岂有完卵?秦桧末年对待良善之辈大开杀戒 , 赵鼎子赵汾也被下狱 , 受尽折磨 , 奄奄一息 , 亏了生命顽强 , 挺到了秦桧翘腿身死的那一天 , 才算勉强存活了下来 。
宋孝宗即位后 , 追赐赵鼎谥号为忠简 , 封为太傅 , 追封为丰国公 。后来 , 史家所论认为南宋中兴贤明宰相 , 以赵鼎为首 。赵鼎是南宋朝廷中 , 又一位一生并未屈服于奸相秦桧手下的忠臣 , 历史上幸亏有这些知荣辱 , 敢于以身死抗争的名臣 , 才让后人的是非观念如此清晰可循 。
赵鼎还是一位大词人 , “其词婉媚 , 不减《花间集》”如这首《点绛唇·春愁 》“香冷金炉 , 梦回鸳帐馀香嫩 。更无人问 , 一枕江南恨 。消瘦休文 , 顿觉春衫褪 。清明近 , 杏花吹尽 , 薄暮东风紧 。”婉而不弱 , 约而不晦 , 耐人寻味 。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