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今天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形成,不能不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而诸子百家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四家思想,分别是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一提起这四种先秦时期的哲学,不少人的脑袋一下子就涨大了,认为他们太晦涩难懂,因此而不敢靠近。若说具体的章句,那确实经过几千年的注解,这些先秦思想已经无比庞杂。但对我们今天的普通人来说,似乎也不用太过执着于这些章句。我们大可以从宏观上把握一下这四家思想的基本特点,更重要的是,这四家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做人做事有何指导意义?今天这篇小文,就来谈谈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讲儒家,儒家的创始人为孔子,孔子出生于鲁国贵族,他是周朝礼乐制度的坚定守卫者。
文章插图
为什么呢?为什么呢?孔子曾经讲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句话的意思大家都知道,但这句话背后的思维方式却不是每个人都懂。其实这句话的含义是,人类社会有三种秩序,第一种是臣子要服从君主的秩序,第二种是儿子要服从父亲的秩序,第三种是妻子要服从丈夫的秩序。那为什么要有这个秩序呢?因为一旦人类遵从这个秩序,我们就能免于很多的争斗,就能够实现和平共处。比如春秋乱世中,许多国家的内乱就是因为,大臣谋反刺杀君王,儿子谋反刺杀父亲,妻子谋反刺杀丈夫。如果他们都遵从了孔子说的三种秩序,那国家也就没有动荡了。其实遵从秩序也不是孔子的原创,它是源于对周朝礼乐文化的继承。比如周礼就规定了,在贵族宴会上,周王可以用九鼎,诸侯只能用七鼎,卿大夫只能用五鼎。
文章插图
也就是讲,孔子坚守周礼,是因为他认为周礼中守秩序的思想是没有问题的,那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问题出在春秋的乱世到来了,因为有人首先打破了秩序,从而导致了很多人的效仿,因此想要结束乱世,必须要重新建立秩序。我认为其实孔子的思想是错误的,因为有人能够打破秩序,就说明这个秩序本身已经不适合现实状况的发展了。比如为什么会有臣子谋反刺杀君王的事情,因为大臣的势力在不断发展,当他的势力超过君主时,谋反也就是一个必然的事情了。所以秩序被打破的本质是,支撑秩序的底层实力格局发生了改变。也就是讲秩序被打破,是一件必然的不可被改变的事情。既然秩序必然被改变,那重建秩序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所以孔子的政治主张在春秋时期没有个君主接受。孔子的政治主张不被人接受,但他在处理人与人关系方面的学问,却被后世广泛推广。比如孔子提出了仁和义两个概念。仁的意思就是要帮助他人,善待他人。其背后的思维方式是,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没有人可以独自的过好这一生。所以人与人之间必须互相帮助,互相扶持,也就是说仁的本质是一种生活上的互相依靠。
文章插图
义的意思就是敢于为他人的事情担当,敢于为他人出头。这背后的思维方式是强者要保护弱者,因为弱者往往无法自己保护自己。而没有人是永恒的强者,又没有人是永恒的弱者。所以今天你保护别人,明天可能就是别人保护你。因此义的本质是一种生存上的互相依靠。而我认为不管是仁还是义,他们都是人类在面临困难时,一种积极的向上的解决困难的方式。我想这也是孔子被称为万圣师表,2000年来被中国人奉为圣贤的重要原因之一吧。其次,我们来讲道家。道家与儒家的不同点,就在于它思考的范围更广泛。道家往往从整个自然的角度去思考其本质和规律,比如老子曾经说,道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也讲不清,因为它是无形的,但却又无处不在的。
- 元四家之倪瓒王蒙,除了他们的画,人生也一样潇洒
- 这是蔡京最精彩的一张字,难怪能挤入宋四家!
- 墨子称孔子的儒学足以“葬其国”,儒墨之争,其实是阶级之战
- 老子说:道法自然并非顺其自然,你还准备拿“自然”当借口吗?
- 当父母理清家庭教育中的“道法术器”,培养孩子的方向基本就对了
- 道法自然谈盆景
- 中国这四家上榜了,全球十大文化艺术打卡地出炉
- 天津四家博物馆升级!
- 《水浒传》中,能人异人不少,其中会“道法”的异人都谁?
- 四家博物馆成功“晋级”!佛山“博物馆之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